布希亞,預見了虛擬真實的社會學家

法國社會學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大部分人每天早上醒來就會立刻滑手機,查看全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這些事情能激起我們內心的情緒,我們偶爾也會隨著情緒行動,從而實現想影響世界的欲望。但整個「儀式」中有哪部份是真實的嗎?事實上,我們所體驗的並不是現實世界,而是媒體;當我們做出反應時,我們不是為現實世界付出行動,而是在媒體上採取行動。說白了,我們只是透過滑動螢幕與媒體直接進行互動。在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這種情形變得越來越普遍。

 

  雖然法國社會學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於iPhone問世前三個月離世,但對於這樣子的未來,他並不會感到意外。早在約40年前,布希亞預見了今天「現實如虛擬」的世界──真實世界具有虛擬世界的性質,並不如一般人所想的那麼「真實」。當然,布希亞並不是假設我們活著的現實為虛擬(像《駭客任務》劇情那樣),而是認為我們活著的世界已經沒有我們認為的那麼真實。

 

  他在《擬像與模擬》(Simulacra and Simulation)中寫道:「他們不再彼此觀察,但有專門的機構做這件事。他們不再接觸彼此,但有接觸療法。他們不再散步,而是去慢跑等等。四處都是人們重新再造失去的功能、失去的身體、失去的社交、失去的食物品味。」

 

布希亞預見了今天「現實如虛擬」的世界——真實世界具有虛擬世界的性質,並不如一般人所想的那麼「真實」。

 

  布希亞同意哲學家馬素‧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預示的二十世紀末,當麥克盧漢宣稱「媒介即為訊息」時,他認為:「在這個新的世界,重要的並不是真實與物質的東西,而是以符號呈現的東西:簡而言之,過去主宰整個社會生活的是電視,而現在是電腦螢幕。符號生產已取代了物質生產,成為政治經濟學的架構準則。」

 

  舉例來說,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前,次級貸款的真實價值隱藏在一層又一層的符號價值底下,隱藏在欺騙性的保單與毫無根據的金融評分底下。在新聞方面,什麼是真實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敘述,是誰在說,以及觀點是否夠聳動,是否夠有娛樂性。總而言之,人類已經生活在一個「後現代的嘉年華中,真人實境秀、迪士尼樂園和Facebook定義了我們的生活」。

 

  如果是布希亞,他會怎麼評價《核爆家園》(Chernobyl)這部重述歷史事件的電視劇呢?這部作品的場面之所以壯觀,在於它描述得比事件本身更加真實:無論在服裝、道具、特效和取景角度。因此,二十年後,當我們回想起車諾比核災事件時,我們會先想到真實事件,還是覺得電視劇的畫面更真實呢?

 

  我們不需要把目光看向遙遠的未來,因為我們從螢幕得知事情的情況現在正在全世界上演,遠遠超出了住家的圍牆與國家的界線,我們也越來越少離開家門——撇除數字符號,我們真正熟悉這些存在物嗎?如果布希亞還活著,他肯定會這麼說:我們已經為自己的生活創造出這個模擬的擬像。

 

 

 

原文出處:Open Culture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