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就是愛,真的嗎?一項語言學研究探求人類情感的文化差異

愛就是愛,但真的嗎?在某些語言中,「愛」也有憐憫的意思。 

 

  愛就是愛,但真的嗎?在某些語言中,「愛」也有憐憫的意思。

 

  「愛」與「憐」在華語文言文中為同義字,而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裡也有類似的情況,例如「hanisi」在斐濟北方的羅圖馬語中,既指愛也指憐憫。但英語與其他語系的使用者則很驚訝,愛怎麼跟憐憫會同一個意思?難道人類的情感並不是跨文化共通嗎?

 

  這篇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分析了2000多種語言用來描述情感的詞彙,他們發現了一些共通點,但也發現了這種奇怪的文化差異。釐清人類如何以文字表達情感,可能為不同文化體驗世界的方式提供了線索。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心理學家約書亞‧康拉德‧傑克森(Joshua Conrad Jackson)和克莉絲汀‧林奎斯特(Kristen Lindquist)分析了20個主要語系的2474種語言中的情感詞彙,以及用於描述相似概念的詞彙(例如水和海)。

 

  他們從情感詞彙中找到一個整體架構。普遍來說,表達好與壞的感覺的詞彙並不相同,而表達身體興奮的感覺的詞彙也不一樣,傑克森說:「全世界的人在失去親人時都感到難過,全世界的人在面臨危險時也都感到心跳加快。」

 

文化表達情感的方式似乎與地理位置相關,與相距遙遠的語言群體相比,距離較近的語言群體對情感的看法更相似。

 

  但在這個前提之下,研究者仍然發現了差異。例如,在一些印歐語系語言中,「焦慮」與「憤怒」為同義詞。但在南亞語系中,「焦慮」、「悲傷」和「遺憾」的關聯則更為緊密。研究者發現,在某些語言中「驚訝」與「恐懼」同義,但在其他語言中則不然。

 

  舉另一個例子來說,日本的「Kawaii」文化經常被誤解為只是「cute」,因此有些人會疑惑,某些東西客觀來說並不好看,為什麼日本人還是說某樣東西很「可愛」?那是因為「Kawaii」一詞對日本人來說不只是「cute」或可愛而已,而是一種讓人產生情感連結與想要呵護或觀察的意思。因此,當某個東西與自己產生了情感共鳴或特別,就會說那是「Kawaii」。

 

  研究團隊還發現,文化表達情感的方式似乎與地理位置相關,與相距遙遠的語言群體相比,距離較近的語言群體對情感的看法更相似,傑克森解釋說:「這種差異或許是因為臨近群體之間的歷史接觸和交流,導致對情感具有更強的共同認知。」

 

我們有點不同,但也沒有那麼不同。

 

  林奎斯特說:「這種大型的聯想網路不僅幫助我們研究人類如何理解不同概念的含義,還能瞭解在賦予意義方面的文化差異。心理學家長久以來一直在研究人類如何理解世界,而未來的研究者將能運用我們的方法,研究各種文化對不同概念的理解。」

 

  隨著越來越多跨文化研究出現,語言學家漸漸發現,不同的語言確實會影響人們感知世界的方式。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同樣認知到一個普遍的框架仍然存在:我們有點不同,但也沒有那麼不同。

 

 

參考報導:Science News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