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時候總是方塊狀

冰塊、水泥,各種固體的物品,一旦破碎就容易變成方塊狀。

 

  科學家發現,無論是冰山、岩石、冰塊、水泥或各種固體物品,一旦破碎就容易變成方塊狀的立方體。這個發現表明,微觀和宏觀的破碎存在一種普遍規律。未參與研究的普林斯頓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師蘇吉特‧達塔(Sujit Datta)評論說:「這是純粹數學、材料科學與地質學的美麗組合。」

 

  這項研究是基於布達佩斯科技經濟大學數學家加博‧多莫科斯(Gábor Domokos)先前的發現,他於2006年證明了「岡布茨」(gömböc)的存在。岡布茨的形狀與寶石相似,它僅有一個穩定與不穩定的平衡點。無論把岡布茨怎麼放,它總是停在完全相同的位置,不像其他形狀可以隨意擺放停在想要的位置。多莫科斯在隨後的研究發現,像順流而下的鵝卵石或隨風飄盪的沙粒,往往以趨向岡布茨的形狀被侵蝕,但從未達到理想的形狀,多莫科斯說:「岡布茨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要變成它只是一個夢想。」

 

  接著,他與研究團隊把焦點轉向破碎過程的另一面——岩石如何產生。他們開始用電腦模擬一個抽象立方體的「破碎」過程,方法是用50個2D平面以隨機角度將其切割出60萬個碎片。平均來說,這些碎片幾乎都被切割為立方體,也就是平均有六個四邊形的面。這個結果讓科學家推測,立方體或許是破碎的共同特徵。

 

岡布茨僅有一個穩定與不穩定的平衡點。

 

  科學家嘗試從現實中的觀測證實。他們前往匈牙利布達佩斯「Hármashatáhegy」山上一塊露出地表的白雲石,並計算石頭表面裂縫的頂點數量。無論這些裂縫是自然風化或人為炸山造成,裂縫大部分都形成了近似方形的形狀,也就是立方體的其中一面。

 

  最後,研究團隊使用運算能力更強的超級電腦,模擬3D材料在理想狀態時的破碎過程——比如從所有方向均勻拉動一塊石頭。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論文表明,這種情況下所形成的多面體碎片平均來說也是立方體。

 

  質疑者可能會提到,自然界的許多物體並沒有破碎成立方體。例如,雲母等礦物剝落呈現片狀,而包括北愛爾蘭巨人堤道在內的玄武岩結構則破碎成六角形柱狀。

 

  賓夕法尼亞大學地球物理學家、該研究的共同作者道格拉斯‧杰羅馬克(Douglas Jerolmack)指出,這是由於現實中的材料並不會是模擬時的理想形式,通常還有其他破壞內部結構或特性導致碎片並非立方體的因素。例如,雲母剝落之所以呈現片狀,是因為它在一個方向上比在垂直方向上還脆弱,他說:「但以統計學的平均意義來看,岩石的產生總是近似於立方體。」

 

白雲石和菱鎂礦。

 

  有些學者則覺得這項研究難以應用,亥姆霍茲德國地理研究中心地質學家安妮‧芙倫達(Anne Voigtländer)說:「你需要對地球表面過程具有抽象的理論觀念,才能真正明白這代表什麼。地質學家有時很難理解它的實際價值,也很難找出要應用在哪裡。」

 

  杰羅馬克也同意,他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研究結果更符合哲學而不是科學。研究團隊從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獲得了靈感,柏拉圖將四種古典元素(地、火、水和風)與幾何結構相關聯。柏拉圖更讓人記得的是他的「地穴寓言」,他在寓言裡推測了某些理想化和永恆的形式,但這些形式在現實世界中只存在扭曲的版本,杰羅馬克說:「你用肉眼只會看到扭曲的形象(碎片),但為了看見理想形式,你必須動點腦筋。」

 

 

原文出處:ScienceMag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