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馬上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愛:《童年的消逝》

尼爾‧波茲曼:「維護童年的原則是,資訊要經過整理、管理。」 

  在傳播學者尼爾‧波茲曼1982年的著作中,他提到過量爆炸的資訊如何引發童年的消逝。電子媒介使用的門檻愈來愈低,孩童提前預見「性」這件事情,再也不罕見。尼爾‧波茲曼的《童年的消逝》或許沒有辦法幫助我們解決現代問題,卻能夠釐清性,之於孩提時期的秘密。

 

  這本書,與其討論是否要阻止孩童認識「性」,不如說「任何的事情,都有應該知曉的時機」。

 

  資訊發達已經來到難以形容的地步,《報導者》轉譯《華爾街日報》指出,新一代青少年,特別是手機原生世代,正經歷「早熟晚婚」(earlier puberty and later marriage)現象。

 

  在童年不斷縮減的世界,青少年對性的發展與認識,相較上一代早熟。在成人之前,也有更多的時間,能探索性與親密關係;同時,在早戀與晚婚並存的現代,學者點出,青少年的確平均延長了十五到二十年年的時間,能夠探索性這件事。

 

  「維護童年的原則是,資訊要經過整理、管理。」

 

  近年來,交友軟體的興起,是促成這個現象的例子之一。滑手機成為在社交場合,替尷尬解套的方式,減緩人面對陌生環境的能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認識人」這塊更趨保守;在網路上,卻更積極尋找朋友與伴侶。

 

  交友軟體用戶,可以選擇要配對的年齡範圍。這項功能,有助於人們認識自己生活圈以外的對象。例如:12歲的青少年,配對40歲的大人。交友軟體為彼此毫無相交的人生,打造曖昧氣氛十足的環境。

 

  「電愛」是指身處在不同地方的人,透過電話語音功能,各自模擬與對方,發生性行為的狀況。電愛一開始以手機為主要媒介,當時2G時代,能以手機上網仍屬少數。當3G發展,乃至現今5G啟程的社會,電愛的門檻也隨之下降。舉例來說:以前可能要在家庭電腦中,開啟論壇、聊天室,尋找對象電愛;現在只要手機開啟交友軟體即可,電愛不再需要做「事前功課」。

 

  網路變得如此唾手可得。當電子媒介使用門檻高的時候,低年齡層的用戶,在網路上保有純真是相對容易的事;當今則不然。近年交友軟體五花八門,有些是以「聲音」為媒介,透過語音聊天認識對象。相較其他純文字聊天的交友軟體,使用門檻更低,更具實感。因此,在使用相似交友軟體的過程中,更容易遇到想要電愛的網友。

 

  儘管沒有性經驗,平日好萊塢電影的床上鏡頭,或曾經閱讀過的小說中,對性行為的描述,這些平時無法跟人討論的記憶——也就是對性愛的好奇,像暗香浮動,在霧看霧的交友軟體中,成年人樂於指引懵懂少年認識性;青少年也因為渴望體驗激情,願意和對方以聲音「發生性關係」。

 

  成人世界的秘密

 

  電愛演變至今,透過媒介傳遞的便利性,使得孩童對於性愛,能有超齡的理解與感受。成人世界的秘密,在社交軟體上展露無遺:除了聲音交友,視訊交友軟體也大大展露頭角。一些網友在視訊交友軟體鏡頭接通後,便直擊手機另一端,裸體的人們,對著螢幕開始自慰。

 

  兒童總有一天會成為大人,但這過程中,他們知曉「做愛」這件事的恰當時機為何?

 

  近年討論性是否要更多的入主小學課本,其實不管反對或是贊同的人士,都應該有一個共識,雖然性愛對於人是本性,也是美好的,但不代表成人要強迫孩子提前明白其中的滋味。例如:我享受做愛的快感與刺激,不代表必須將孩子手上的畫筆、娃娃現在就拿開,要求他們立刻明白如何做愛。

 

  在中古歐洲,只有接受過教育的人,才有資格稱為成人,而那些「成人世界的秘密」,開始存放於書中作為知識。閱讀成為門檻,唯有透過學習,才能明白性。因此,令人擔心的是,電子媒介飛也似地進步,破壞了童年該有的順序。孩子對性愛是否有正確的觀念與管道接觸,而不總是以「自己爽」為前提,卻侵犯了他人的身心靈。

 

  孩子並非迷你版的大人,而以維護童年,不讓它消逝,成了這世代的功課。

 

 

書籍資訊

書名:《童年的消逝【修訂版】》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作者:尼爾.波斯特曼(Neil Postman)

出版:遠流

日期:2007

[繁中已絕版][原文版販售連結]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