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柯克蘭‧斯尼德:給瀕危者的彌撒

美國當代作曲家莎拉‧柯克蘭‧斯尼德。

 

  正統音樂教育出身的美國當代作曲家莎拉‧柯克蘭‧斯尼德(Sarah Kirkland Snider)最近發行的《給瀕危者的彌撒》(Mass for the Endangered)針對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天主教彌撒聖歌進行現代版的改寫,以多層次合唱呈現不同以往、美妙的樂曲。

 

  斯尼德並不是在天主教薰陶下成長,但從小在紐澤西州普林斯頓高中唱詩班時便愛上了合唱詩歌。一些樂評認為,斯尼德的作曲特色打破了獨立搖滾與室內樂的區隔,創造出新一代的「藝術歌曲」。

 

  《給瀕危者的彌撒》分為六首歌,總長度約45分鐘,仿照制式彌撒的模式製作,包含〈垂憐經〉(Kyrie)、〈光榮頌〉(Gloria)、〈信經〉(Credo)、〈聖哉經〉(Sanctus)、〈降福經〉(Benedictus)、〈羔羊頌〉(Agnus Dei)和〈哈利路亞〉(Alleluia)。

 

 

  在音樂方面,斯尼德並沒有過度進行改寫,而是保留傳統額我略聖歌的味道,以及如文藝復興時期作曲家喬瓦尼‧帕萊斯特里納(Giovanni palstrina)錯綜複雜的風格。在〈聖哉經〉一曲中,空氣中則彌漫著阿福‧佩爾特(Arvo Pärt)「神聖簡約主義」的氛圍。

 

  〈信經〉是整張專輯裡最豐富多彩的組成,聲音在對位的轉換模式中彼此襯托。管弦樂團營造出一股向上提升的動力,最後在木管樂器環繞下戛然而止,悲痛地結束。英國合唱團 Gallicantus 唱著「我們相信所有沉默者」——他們並不是為傳統彌撒裡關於人類境遇而祈禱,而是為地球所有瀕危物種所做的彌撒;重點不在上帝,而是整個大自然。

 

 

  斯尼德堅守自己獨特的音樂特色,本能似地為人聲聖詩創作新曲,儘管披著傳統聖詩的外衣,但《給瀕危者的彌撒》絕非無聊的仿作。加布里埃爾‧克勞奇(Gabriel Crouch)指揮的12名管弦樂團成員與合唱團,也以精湛的演奏回應了斯尼德的概念。

 

  在MV方面,全世界各種各樣的動物幻化成線條,融入宛如教堂三面彩繪玻璃的形式。斯尼德對古老傳統的音樂風格進行美妙且華麗的探索,以生態為靈感創作的《給瀕危者的彌撒》是一場源自過往的衝擊,並在當前產生了深刻的共鳴。無論音樂概念還是視覺呈現,都治癒了這個壞事接二連三的一年。

 

 

參考報導:NPR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