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之外,情理之中:《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

《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中文版書封。

 

  雖然同樣隸屬於一類組,但經濟財金類的商管討論總是自動和文史哲涇渭分明,一方面是在學科中需要用到數學部分較多,在早期教育制度的學門分類時就以此為分水嶺,以數理能力優劣區別二者;二來,則是兩者背後所引導的思路差異,商業領域探究市場轉瞬生變、企業經濟體的策略取向云者,最終皆以獲利為最高目的,畢業後相較傳統文史哲組別,就業方向更為明確,也在社會角色上有了不同的想像與期待。儘管是這樣說,它們卻都可歸類到人文學科之下,畢竟無論是歷史、藝術、數學、經濟,都是被人所有意無意創造出的界域,它們鑲嵌在人類社會之中彼此牽連干涉,抓起某個孔眼,你會拉起整片密疏互見、廣袤延伸的學識網絡,沒有誰全然獨立。

 

  以此觀之,《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並不屬於上述二分之中討論,沒有過多令人望而卻步的數學推演(據說初期經濟學論文裡也都是字),亦無過多實際操盤的發財美夢,書中將經濟學做了一次簡短卻豐富的回顧,在時間序上從先至後,可以清楚理解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它亦是在不斷被挑戰及推翻中重塑自身定義,擴展原先未及之邊疆,過程中持續修正、試圖以各方路徑達成那一個美好冀望。

 

  所以,什麼是經濟學?在第一篇中作者就點出正在閱讀的你,手握本書,就代表了你有某種獨特地位。相較於全球其餘較為經濟落後的國度,能夠閱讀,就代表了你有不虞匱乏的生存條件,不需要每日為有沒有乾淨的水煩惱;意味著你有安全空間不被打擾,而非在饑荒動亂中逃竄,當然,你所具備的閱讀能力也都是依賴教育資源而來。此間種種都代表著某種稀缺性,因為資源相較於人的慾望並非無限,為什麼你可以擁有閱讀機會,而不是幾萬公里外的他人?這便關乎架構下的分配、產業中經濟體的策略行為,或可說,經濟學就是在探究資源應當如何分配的核心議題。

 

  儘管經濟學可能會被貼上沒什麼溫度的標籤,總在關注資金、經濟體、市場等冷硬詞彙,但作者認為那僅是手段,實際上「經濟學的重點是幫助人們生存、健康以及接受教育,聚焦在如何讓人們獲得所需、以過著充實、幸福的生活,並探討為何有些人得不到這樣的人生」必須以理性思維剖析問題,才能達到最後妥善運行世界的願景,一如書中引經濟學家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所說「冷靜的腦,以及溫暖的心」。

 

  經濟學發展大致上可分為幾個階段,最先由希臘城邦的亞里斯多德確立了以貨幣交換物品的概念,可以讓貨物更有效率在雙方面流通;在中世紀的宗教箝制之下,人必須工作視作是種罪衍,那些工作得來的財富也被限縮在適當尺度,不可過分貪婪,更不能藉由貨幣放貸獲得沒有實際產出的回饋。人們初步擁有了交換系統,但並未有經濟學主體樣貌出現,大多都是受限於更大思想框下的附帶準則。直至18世紀的法國重農學派魁奈(François Quesnay)奠基了古典經濟學派,他首先以簡化現實狀況的模型去探討農民、地主及工匠間的經濟流動,在此之前,經濟學說都被置放在傳統與宗教角度下理解,各方因素拉扯喧嘩,無法有效解決爭議所在,這樣的做法往後開啟了眾人所熟知的亞當‧斯密(Adam Smith)那雙看不見的手,主張自立能夠帶大家到理想中的均衡得利;李嘉圖(David Ricardo)則在穀物法的背景之下,從可以低價買入穀物的假設中連環堆演出比較利益的雙贏局面。

 

  以模型來觀看現代社會是個跨時代設計,它是進入學科的濫觴,同時也有著事物是否真如此單純的質疑。某個學問要被認可為學門,大多都會借鏡於科學實證的規範,你所求得的結論必須是普遍服帖於世界,放諸時空皆有詮釋可能才能被認可為嚴肅學門,因而模型化乍看是條實用道路,聚焦於人們所在乎的重點,讓問題更能被凸顯。可換句話說,聚焦的反面便是刪略,它刪去了那些冗雜背景,只留下群體代表、箭頭流向與模型影響,人文學科裡的研究方法便是如此,選擇了以甚麼視角觀看,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避免處理的。

 

  後來的主戰場就變為此一模型,從疏空之處逐漸生出血肉,原先軀殼乾癟空洞,被疑問給充斥、豐腴了起來。如馬歇爾的新古典經濟學,透過邊際效應指出理性經濟人的假說,挑戰了原先僅有市場力量引導經濟體的被動局勢,理性經濟個體應在模型中佔有更多空間。但在之後又有質疑,人在市場之中難道真的都是理性的嗎?是否有某些消費意義是炫耀性的?〈有閒階級與炫耀式消費〉人所產出的外部成本影響到他人怎麼辦?〈福利經濟學〉,更甚者,當理性經濟個體碰上另一個理性經濟個體,迸發出的結果卻常常是非理性可預測的〈納許與賽局理論〉整個經濟學架構如同其他學科,在時間長河中持續被破壞與重建,拿問號勾破那些被省略、隱藏的布幕,發現舞台之後有更多因素在左右劇碼演出,你會為之喟嘆,同時也更努力想辦法去解釋,補足那些未書之謎。

 

  經濟學被世人關注的另一焦點,是因為它的波及層面可以非常巨大,以凱因斯與海耶克的雙方論戰為例,在政府是否必須干預市場的癥結點上兩方具有相異立場,影響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時的貨幣及財政走向。兩者並未有絕對對錯,一如1980年代海耶克的限縮主張重新附身在柴契爾主義之上,他們都是在各自脈絡下,對於世界架構探詢著正確道路。

 

  如今經濟原理狀似歸隱,泰半躲藏於複雜數學演算之下而無從見得,但最終章作者仍舊提醒我們,經濟學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方法,或可說是種工具,它可以小到設計一場拍賣的形式,大到可以建立碳排放市場對抗全球暖化,藉由所講述的模型原理,可以知曉資源流通可能疑問與走向,然歸結於心,我們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使用這些工具,這才是必要再三深思之處。

 

  想到以前上課時,在中國史書中提到經濟,老師都會再三提醒這跟我們現在所談到的經濟語彙意義不同,但讀後才發現,經治天下、濟世人民,經濟經濟,其實本來就是同一件事。

 

《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中文版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倫敦政經學院教授,生動剖析經濟學家如何思考,讓經濟學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A Little History of Economics

作者:Niall Kishtainy

出版:漫遊者文化

日期:2018

[TAAZE] [博客來]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