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哈利碰上莎莉》與殘酷的「公主病」指控文化

1989年的浪漫喜劇電影《當哈利碰上莎莉》劇照。

 

  1989年的浪漫喜劇電影《當哈利碰上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有一幕場景,某天晚上男女主角在各自公寓的床上,一邊看著電視播放的《北非諜影》(Casablanca)一邊講電話,哈利若有所思地說:「英格麗褒曼,她很好搞(low maintenance)。」

 

  莎莉問:「很好搞?」

  哈利解釋:「女人分成兩種,難搞(high maintenance)跟好搞。」

  莎莉:「所以英格麗褒曼好搞?」

  哈利:「她肯定好搞。」

  莎莉:「那我是哪一種?」

 

  莎莉當然好奇自己在對方眼中屬於哪一種,哈利也預料到會被反問,而他冷冷地說:「你是最糟糕的那種,你很難搞,但卻以為自己很好搞。」

 

  這不是《當哈利碰上莎莉》最著名的場景,但根據蘭登書屋出版的《美國俚語歷史詞典》(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merican Slang)指出,《當哈利碰上莎莉》的這幕意外推廣了美國流行文化用語中用來指控女性難搞的詞彙:「high maintenance」(字面意義為需要高度維護,類似現在常講的公主病)。在電影發行後的30年中,這個詞的使用量一直穩定上升,而且與30年前的用法一模一樣,仍然是一種針對「所有有個人欲望的女性」的指控。它巧妙地抓住了這個社會的荒謬,一方面要求女性竭盡所能「搞好自己」,同時又嘲笑她們所做的努力:她有化妝?難搞;她喜歡購物?難搞;她偏愛火雞漢堡?難搞。

 

  就侮辱而言,哈利使用的這個字眼效果很顯著,莎莉隨後反對自己被貼上這個標籤(或者嘗試這麼做),當哈利說她是最糟糕的那種人時,她抗議:「我並不這麼認為。」哈利接著以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反擊:點招牌沙拉的方式,哈利說:「我要招牌沙拉,但不要一般的醬;我要香醋和香油,但是要放在盤子邊;然後還要芥末醬鮭魚,但芥末醬也要放在盤子邊。『放在盤子邊』對妳來說好像非常重要。」

 

  莎莉解釋:「呃,我只是說出我想要的方式。」

  哈利回應:「我知道。但這就是難搞。」

 

 

  這聽起來雖然沒什麼,但卻是非常不客氣的指控。這個男人發明出二分法,將所有的女人分類,而男人提出要求時卻不會怎樣,只有女人遭殃。哈利對於世界上「兩種女人」的冷酷評價,對觀看這部電影的女性與劇中角色所產生的影響可能是一樣的,使女性開始質疑一些根本不需要質疑的事情,她們更可能會問自己:我是屬於哪一種?

 

  今天有很多網路測驗(以後也還是會有)試圖「幫」人們解惑,例如標題為「你到底有多公主病?」或「你的公主病成份有多少」的測驗,這些測驗都證明了電影驅動流行語言的影響力(如煤氣燈效應(gaslight)直接採用了1944年的同名電影),對於一些不值一提的問題進行科學研究般的嚴格檢驗。

 

男人提出要求時不會怎樣,只有女人遭殃。

 

  然而,「公主病」只是流行文化中指控女性最常見的一種,這類帶有侮辱女性的字眼還包括因《美國派》(American Pie)而流行的「熟女」(MILF);「吃幼齒的熟女」(cougar)則因2001年出版的《愛吃幼齒:老女人與小鮮肉的約會指南》(Cougar: A Guide for Older Women Dating Younger Men)而流行;因《控制》(Gone Girl)流行的「酷女孩」(cool girl,指容易跟男生稱兄道弟的女性);拜金女(gold digger)則是由來已久的侮辱,近幾年依然在各種流行文化作品中出現;背影殺手(butterface)也是隨著時間演進從電影和音樂作品中衍生出來。

 

  這些針對女性的負面標籤往往不可證偽,因為標籤存在於旁觀者的眼中,而且它們通常是在喜劇背景下開始盛行,使它們擁有一個不受譴責的大絕:冷靜點,我們只是在開玩笑。

 

  「我要傳的訊息會不會讓我看起來太難搞?」、點餐時懷疑自己「是不是最糟糕的那種人?」,電影的魔力以很多種形式表現,台詞有時成為了觀眾生活的一部分,而瑕疵也是如此。莎莉最終或許得到了幸福的結局,不過她等了太久。等待並不像電影演的那樣浪漫,也許在等待的這段時間,她有好幾次想對哈利說些什麼,但最後卻沒有說,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個人喜好很可能又被斥為「難搞」。也許她在質疑自己,也許她知道儘管只是說出自己想要的方式,但男人永遠都會認為她想要的「太多」。

 

 

原文出處:Atlantic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