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在一起有用嗎?

竹科衛星影像圖。 

 

  這六百多公頃土地,每年產值超過一兆元新臺幣。與此同時,還有眾多廠商想要擠進這個彈丸之地。他們為什麼想要聚在一起?難道聚在一起可以提升廠商的生產力嗎?事實上,包括矽谷、128公路等案例,似乎都顯露「聚集」有助於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許多發展中國家受到啟發,也紛紛設立高科技園區,希望將廠商集中起來可以促進產業升級。然而事實證明,絕大部分案例都無甚成效可言。為什麼竹科行、矽谷行,大部分仿效者卻不行?

 

  廠商聚在一起,很顯然會造成地租的飆漲。除非是仰賴天然資源秉賦的產業(如礦業),大部分廠商為了追求成本最低的生產要素組合,應該會分散到地租便宜的地方設廠才對。因此聚集所產生的好處,必須大於地租飆漲的代價,廠商才願意為之。那麼,聚集有什麼好處?

 

  最傳統的看法,是聚集的廠商可以共享能源、勞力、公共設施等生產要素,降低單位成本。像是電廠或馬路,並不需要重複投資。以火柴棒做為類比,圍第一個矩形需要四根火柴棒;圍第二個矩形只需要三根,因為其中一根可以共用。然而,所有養蚊子的工業區,表面上都提供了號稱完善的基礎建設。可見光是生產要素的共享,並不足以使廠商聚在一起。

 

  另一個重要的解釋,來自產業的垂直分工。現在已鮮少有產品,從頭到尾都是在同一家廠商內部生產。絕大部分的情況,是甲廠商的產品,成為乙廠商的原料;而乙廠商的產品,又成為丙廠商的原料。關連廠商在地理上互相鄰近,不但可提高生產效率,更有助於產業整合,避免在分工過程中產生不協調。產業一旦形成群聚,就很容易把關連廠商「黏」在群聚裡,使其想走都走不掉。然而,在產品高度規格化、運費愈來愈便宜的今天,垂直分工已不必然得聚在一起才能運作。甚至有愈來愈多的垂直分工,是跨國進行的。像是我的手機電池,標示著:日本製造、臺灣完工,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此看來,竹科之所以能夠「黏」住廠商,還擁有更具生產力的因素。

 

  近年來經濟地理學最受矚目的觀點,堪稱「知識外溢」。具體而言,廠商聚在一起可以分享技術創新的好處,這對知識密集的產業尤為重要。知識具有公共財的特性,可共享且無法排他。雖然在專利權的保護下,創新者的成果似乎可保留在廠商內部,使別人不能坐享其成。然而事實上,仿效者很容易就可以在專利的界線外圍受益,甚至是受到創新者的啟發,發展出更上層樓的技術。如此一來,知識外溢可減少廠商摸索、嘗試錯誤的風險,使廠商(尤其是中小企業)更願意投入在冒險與研發的活動。而廠商彼此學習互動的成果,便是帶動整體生產力的提升。

 

  問題在於,廠商非得聚在一起才能享受知識外溢的好處嗎?尤其是在資通訊技術發達的今天,難道不能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獲得技術創新的訊息嗎?這得從知識的特性談起。所有知識都位於符碼化(codified)與緘默(tacit) 的連續光譜之間。符碼化程度愈高的知識,愈能述諸於口語、形諸於文字,傳遞到任何地方去。然而知識也有緘默的一面,所謂的「眉角」(訣竅、心法),知道的比說的還多,所以學徒才要跟在師傅身旁見習三年四個月。緘默知識當然也能夠符碼化,例如把「如何投出 90 miles 的伸卡球」寫成一本教科書。然而,隨著鉅細靡遺的程度,將知識符碼化的代價也愈高。很多時候,與其耗費心力將知識符碼化,還不如把人抓過來「從做中學」、「潛移默化」比較快。換言之,知識的緘默程度愈高,其傳遞便愈依賴面對面的接觸。如此一來,地理鄰近性便顯得至關緊要了。

 

  在竹科、矽谷、128公路,很多廠商因為分工互動而進行頻繁接觸,促成了緘默知識的外溢。此外,很多工程師們雖然效力於不同廠商,但是彼此具有人際關係。他們可以輕易地在餐館、咖啡廳等非正式場合中,探聽到對方想要研發什麼?關鍵技術的「眉角」在哪裡?可別小看這些八卦流言的威力,它能使廠商隨時掌握彼此的市場脈動,立即做出反應。

 

  既然如此,為何大多數後進國家所設立的高科技園區,卻沒有產生明顯的聚集經濟?這是搞不清楚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所致。對於擁有共同利益、互動關係的廠商而言,聚在一起固然有助於緘默知識的外溢。但是將一群毫不相干的廠商聚在一起,並不會自動產生學習互動的效果。這就像是將一個搞四書五經的人、一個數學家和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關在同一個房間裡,除非他們都喜歡棒球、或其他娛樂,不然你能指望他們激盪出什麼火花嗎?由此可見,「聚在一起」本身並非萬靈丹。緘默知識外溢的真正關鍵恐怕是「關係鄰近性」,而不見得是地理鄰近性。

 

 

圖片credit:atmtx@flickr(矽谷)、經典地圖系列(竹科)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