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殺人時的快感,也享受過了,接下來體驗一下被殺死的感覺也不錯:《病態人格心理學》

《病態人格心理學》中文版書封。

 

文|原田隆之

譯|李欣怡

 

  良心的制約機制

 

  良心是什麼?這是個大哉問。精神分析學之祖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認為,良心是由於幼時父母的禁止內化後的產物,所以將之命名為超我。兒童會順著本能欲望行動,不過隨著超我形成,會慢慢在遵從超我的禁止以及抑制自己的欲求中逐漸社會化。另一方面,史圖特則主張,佛洛伊德在將良心概念化之際,割捨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愛與由愛而生的所有感情。換言之,良心並非單純基於恐懼或擔憂而採取的行動,而是因為愛、體貼、慈悲這些對他人的好感才產生的義務感。所謂的良心並非用大腦就能思考出來,而是一種基於愛的感情。

 

  那麼,欠缺良心又是怎樣的狀態呢?

 

  那是一種欠缺對他人的體貼、顧慮,也毫無愛意的感情狀態;一種毫不在意自己的行為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影響的狀態。前面提過,良心是一種枷鎖,能抑制我們的利己行為與對社會的有害行為。當我們做了壞事或有了壞念頭時,受到「良心苛責」的反應就會啟動。良心來自我們內部,會責備、抑制我們的邪惡企圖,使我們感到不安與恐懼。如果已經犯下錯誤,甚至會覺得鬱悶、情緒低落。良心有時會帶來這種負面感受,能用心理學的「制約」機制來說明。

 

  提到制約,最有名的就是俄羅斯生理學家伊凡.巴夫洛夫(Ivan Pavlov)的實驗。巴夫洛夫在餵狗的同時,讓狗聆聽節拍器的聲音,連續持續多日,最後即使狗沒有看到食物,只要聽到節拍器的聲音,就會分泌唾液。唾液的分泌是天生的自然反應,叫做「無條件反射」;而節拍器的聲音和分泌唾液的關係,則是巴夫洛夫新加諸的反應,叫做「條件反射」。

 

  以制約機制回顧佛洛伊德的論述,思考小孩獲得良心的過程。被父母叱責,孩子會覺得恐懼不安,這是自然反應,屬於「無條件反射」。而制約的過程則是加上孩子的「脫序行為」:當孩子惡作劇或做壞事時被父母叱責,結果變得會抱持不安或恐懼。

 

  這裡是「脫序行為」(惡作劇、做壞事)與「叱責」成對反覆出現,造成學習效果。最後變成做壞事或出現壞念頭時,即使沒有遭受叱責,還是會喚起不安或恐懼。這時「脫序行為」已經被不安制約了。就和只聽到節拍器的聲音就流口水的狗一樣。

 

  因此,一般人只要出現壞念頭,就會浮現負面情緒。不過,病態人格卻不是如此。他們沒有不安或恐懼等情緒性的信號,沒有良心的苛責或枷鎖,所以幹起壞事也能毫不在乎。一般認為,病態人格的大腦中,與情感有關的迴路是受損的,關於這點之後會詳述。

 

制約機制。

 

  全家死刑:日本犯罪史的異例

 

  在欠缺良心的病態人格身上,還能看到類似的感情特徵,就是缺乏同理心及罪惡感。病態人格並沒有智能上的問題,他們了解善惡的區別。但由於沒有同理心這個煞車,所以既能滿不在乎地做出悖德害仁之事,事後也不會有罪惡感。

 

  二○○四年發生於福岡縣大牟田市的四人連續殺害事件,是因貪財而將經營財務公司的一家三口,連同他們的朋友都殺害的殘忍案件。犯人為一家四口,爸爸是幫派老大,與受害者熟識。最後這一家人全被判處死刑,是日本犯罪史上少見的異例。負責殺人的次男北村孝紘(當時二十歲)在獄中發表手記,裡面清楚顯露出病態人格缺乏良心及罪惡感的特徵。

 

  他在車裡殺害第二位受害者後,哥哥北村孝用手指在車窗上寫下「你殺人了」,並露出奸笑,孝紘也同樣用手指寫下「第二個了」,露出嘲笑的表情。就連在連續劇中也沒看過如此醜惡的場景。

 

  在手記的最後,北村孝紘寫道:

我的人生很短,不過卻很寬。對於這樣的人生我沒有絲毫的後悔,不僅如此,甚至覺得滿足。刑責確定後總有一天會執行,時候到了也沒辦法。不過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反正我記得殺人時的快感,也享受過了,接下來體驗一下被殺死的感覺也不錯(笑)。

 

  這何止缺乏罪惡感,這種蔑視生命的態度震驚了我們,每一個看過手記的人都會憤怒無比。只能說他身為人最重要的部分是故障的。不僅如此,他對自己被判死刑的結果沒有任何恐懼與不安,這與第一章介紹的病態人格犯罪者相同。我們之所以會對北村說的話感到憤怒,是因為我們有同理心,能想像被他殺害的受害者及其家屬有多麼恐懼與無助,這就是同理心的作用。

 

  同理心是一種顧慮他人的感情,內含兩種不同性質的成分。一個是「認知上的同理心」,心理學中又稱為「心智理論」,是指從他人言行或表情推測其心情的能力。在自閉症等發展障礙中,也有同理心發展障礙的案例。他們無法顧及對方的立場,有時會出現看起來自私自利的言行。不過,這種狀況能透過訓練培養到一定的程度。另一種是「情緒上的同理心」。不僅用頭腦來推測對方的心情,還具備替代經驗的能力。觀看悲劇時流淚、看到別人幸福也跟著開心等等,都是這種能力。

 

  病態人格中有人以上兩者都缺乏,但大部分的病態人格都能在腦中推測別人的心情,因此嘴上仍會提到愛與反省。不過那只是「認知上的同理心」,欠缺「情緒上的同理心」,所以內心才會對犯罪完全無動於衷。

 

  缺乏良心和同理心的結果就是冷淡與殘忍。沒有良心便無法體貼他人的心情,對他人極度冷酷,能毫不在乎地做出殘暴舉動。研究顯示,在施暴時,與不是病態人格的犯人相比,病態人格的犯人更常出現毫不留情的猛烈暴力行為,常視受害者為物品,或凌辱或損毀,不將之視為與自己同等的人類。對暴力並不排斥的他們,阻擋惡行的煞車是失靈的。不斷犯下殘暴罪行或性侵害的人當中,病態人格的比例極高。

 

  情緒讀稿機

 

  如人際關係因子所述,病態人格乍見之下對人和善,言語體貼、表現出同情。但深入交往後或由專家判斷,就會發現他們言不由衷,情感表現上相當膚淺。他們形容情緒的單字量相當匱乏,就算你要求他詳細說明此刻的心情,他們也無法展現細膩的部分。因為內心並無細微的情感變化,即使要描述心情也辦不到。內心沒有層次、感情沒有深度,這就是病態人格。

 

  海爾將這種狀態敘述為:「理解言詞,卻無法理解其迴響。」對他們而言,感情不過是透過文字學會的知識,卻沒有實質的心靈悸動或欣喜的體驗。他們只能像讀台詞一樣操控空虛的詞句。

 

  海爾試著對病態人格展示「桌子」、「椅子」這種中立的詞彙,和「癌症」、「死亡」等會刺激情感波動的詞彙,測量他們腦部的變化後,得知驚人的事實。在聽到「死亡」這個詞彙時,病態人格的腦部與聽到「椅子」時同樣反應平淡。在布萊爾的實驗中,則是給病態人格觀看許多痛苦的人、哭泣的兒童等照片,但他們的自律神經反應(心跳或皮膚交感神經電位反應等)幾乎沒有變化。這可說是腦功能的重大缺陷。

 

  沒有不安很幸福?

 

  就像病態人格研究者克勒利強調的,病態人格缺乏不安與恐懼感。在前述良心苛責的部分也提過,不僅是在做壞事時,日常生活中就算遇到任何波動,他們都不會感到不安。不安這種情感是一種重要信號,具有保護功能。人在察覺危險時,不安的信號就會響起,提醒我們慎重行動。這是從人類誕生初始至今,為了自我保護而發展出來的能力之一。原始時代的生存環境比現今更緊張,必須避免被動物攻擊或遭敵對部族襲擊。因此,一旦聽見遠方有動物的叫聲,或感覺到周遭狀況有非比尋常的徵兆時,不安的信號就會響起,督促人類做好防備或趕快逃跑,以保護自己。

 

  但有時不安也很棘手。過於不安可能引發某些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或憂鬱症。過度對過往耿耿於懷或憂慮未來的人,則容易陷入「負向思考」,引發種種精神障礙。此外,就算不像前述那麼嚴重,在非常不安或緊張的情況下,即使平時就能處理好的事,也可能在關鍵時刻面臨失敗或失常。不會感到不安或恐懼的病態人格,不管是再怎麼大膽的行為,即使會傷害對方、違反社會常規,仍會毫不在乎地付諸實行,看不到一絲猶豫或動搖。

 

  ◆生活型態因子

 

  《聖經》〈馬太福音〉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日本詩人島崎藤村也在《千曲川旅情》的詩歌中,詠歎如下:

  昨日亦如是

  今日復如此

  何苦窮焦心

  獨憂明日事

 

  的確,不管我們再怎麼憂心未來,也只能活在「現在」這個當下,古人訓示我們只要盡力活在此刻就好,這種思維非常崇高。另一方面,我們認為過去的經驗造就了現在的自己,會藉由反省過去來修正言行,也會考慮未來、訂定計畫,用以調整現在行為的方向。因此,只求度過今天,完全不思考下一步是不夠符合現實的。不過,主導病態人格的,就是只求眼前剎那的生活型態。

 

  浮萍式生活

 

  大多數病態人格的生活型態相當獨特。他們的根只扎在現下,不執著於過去也不考慮將來,容易演變為過一天算一天的浮萍式生活。他們既不會為了將來而存錢或投保,也不會為了健康而用心調整飲食或運動。對於自己的人生無法訂出符合現實的目標,不是什麼都沒想,就是有著超乎現實的野心。胸懷大志是好事,但應該為此接受教育,腳踏實地一步步累積努力。不過,他們對於這些事並不感興趣。就算有工作也做不久,經濟上不是寄生在別人身上,就是用不合法的手段維生。

 

  追求極度刺激

 

  由於病態人格只「活在當下」,所以他們的行為模式多受控於眼前的欲望,不會思考別人、周遭環境與後果。他們一心被眼前的事物吸引,完全不瞻前顧後,容易沾染毒品、憤怒就對人施暴。他們也喜歡追求刺激,特別是飆車,不繫安全帶對他們來說更刺激。這種走鋼索般的生活型態是其特徵。他們無法適應單調的日常生活,常有人頻繁搬家,或突然隨興踏上完全沒有計畫的旅程。

 

  美國心理學家馬文.祖克曼(Marvin Zuckerman)將這種傾向稱為「感官刺激尋求」(sensation seeking),也就是經常追求刺激。特徵包括過於喜歡驚悚、冒險、新奇經驗、無法克制自己、極度嫌惡無聊等。

 

  無責任感的抱怨狂

 

  病態人格在生活所有層面上,都會做出不負責任的行為。不遵守法律、規則的部分已詳述過了,在金錢方面也不會乖乖履行支付義務,借錢不還更是臉不紅氣不喘。職場上也是遲到、曠職的慣犯,還可能在上班前喝酒,完全不在乎工作守則。婚後不照顧家庭、不尊重配偶,生了小孩也無視教養和為人父母的責任。即使這些行為遭到責備,他們也不會改正,一找到理由便會怪罪周遭的人,有不少病態人格最後變成抱怨狂。

 

  ◆反社會性因子

 

  前面舉出的病態人格特徵,最嚴重的當然是犯罪行為,是侵害我們的權利、財產、安全的反社會行為。缺乏良心與同理心,將別人視作滿足欲望的對象,個性衝動、無責任感,這些行為模式有機會以犯罪形態出現。如果自幼就出現一些反社會行為,可能終身都跳脫不出犯罪的暗影。當中也有人會巧妙避開法網,在違法邊緣投機取巧。這種人在嚴格定義下或許並非「罪犯」,但依舊具備反社會性。

 

  從殺貓開始:因死而生的扭曲性欲

 

  病態人格犯罪者的反社會性,從幼時就會顯現。最慢在十到十二歲前,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脫序行為。舉凡說謊、偷竊、玩火、暴力、霸凌、離家出走、逃學、性方面的惡作劇、虐待動物等。兒童時期一方面體力有限、行動範圍也狹窄,他們的粗暴性一般會發洩在年幼的弟妹、玩伴或是動物身上。只不過激烈的程度遠不是一句「頑皮的孩子」能形容的,其中的殘虐性也相當可怕。

 

  發生在一九九七年的酒鬼薔薇聖斗事件(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當時十四歲的少年殘殺了兩位小學生,並造成三人輕重傷。受害的兒童頸部被砍斷,頭顱被丟棄在學校門口,嘴裡還塞了挑釁警察的聲明文。

 

  犯人「前少年A」在年滿三十二歲的二○一五年,出版了一本書,名為《絕歌: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書中描寫了第一次殺貓的情形,其細節之詳盡令人毛骨悚然。他自白,當時有「奇妙的暢快麻痺與陶醉感」和「性衝動」。雖然這段篇幅很長,且內容頗具衝擊性,但為了研究他們的心理,仍引用如下:

 

我在貓的前面蹲下,把美工刀推到底,瞄準貓的雙眼,橫向切開。像人類嬰兒般沙啞的慘叫聲震耳欲聾,我起了雞皮疙瘩,現在煞車也來不及了。(中略)貓的右眼像割破水球般破裂,眼球裡的水分四濺,眼皮已經睜不開來。

 

不顧貓激烈掙扎一直抓傷我,我用左手抓住貓的脖子,用力勒緊。(中略)我撿起掉在腳邊一枝十公分左右的樹枝,戳進因痛苦而張開的貓嘴裡。(中略)我拾起剛才拿來丟貓的磚塊,放在貓小小的臉上,把臉整個覆蓋住,然後用全身的重量踩在那塊磚頭上。傳來小小的、頭蓋骨碎掉的喀一聲,貓就不動了。生命被碾碎的觸感,透過磚塊傳到我的腳底,我為了確認那個觸感,瘋狂地一次又一次踩著那塊磚。每踩一次,興奮感就增強一些,我陰莖的芯像烙鐵般發燙。下一瞬間,發熱腫脹的陰莖感到劇烈的疼痛,好像從尿道拔出釣鉤般疼痛,原來我射精了。

 

  文章不是就此打住,後面關於貓屍的模樣,還有自己多麼興奮的描寫,長達四頁半。

 

病態人格與非病態人格的再犯率。

 

  犯罪到死

 

  少年時就做出各種脫序行為,成年後的犯罪問題只會有增無減,出現更惡劣、殘暴的手段也不奇怪。對於病態人格而言,社會規範很麻煩,所以會毫不猶豫地打破規則。他們既沒有良心幫忙踩剎車,也毫無罪惡感。

 

  海爾描述病態人格犯罪者「會一直犯罪到死」,他們在犯罪上的常習性也很明顯。海爾的研究團隊在加拿大、美國、英國、瑞典,針對病態人格的再犯率進行跨國研究。他們對二百七十八名受刑人實施病態人格檢核,追蹤他們釋放後兩年內的再犯率。

 

  結果,非病態人格的再犯率,於一般犯罪中是百分之三十九.九,暴力犯罪百分之二.七。病態人格的再犯率,一般犯罪是非病態人格的二倍—約百分之八十一.八,暴力犯罪居然高達一十四倍,約百分之三十八.二。另外在前述的人際關係因子和感情因子得分高的人,再犯率明顯較高。類似的結果在其他許多研究中也一致。布萊爾主張,綜合考量這些結果,病態人格檢核表對於預測犯人的危險,也就是預測再犯風險有幫助。這種見解可說對社會相當有意義。

 

  病態人格症候群

 

  如第一章最後所述,一般人傾向將病態人格和變態的罪犯、連續殺人魔劃上等號,這種理解並不正確,因為照統計推估,病態人格在日本應該多達一百萬人以上。在病態人格檢核表中評估為滿分的人,的確可能涉及犯罪,但這種人極為稀少,即使在病態人格中也屬特例。

 

  回顧日本犯罪史,殘暴犯罪的頻率多年才發生一次,甚至更低。這些刑案或許會轟動社會,成為深植人心的恐怖記憶。但只要冷靜思考,就會發現這些案件並不是頻繁發生,犯罪等於病態人格的想法也不正確。前面提過,以監獄人口為對象,用檢核表進行調查,只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符合病態人格。由此可知,即使在犯罪者中,病態人格也是少數派。

 

  非病態人格的犯人中,或許有一定程度符合第四個因子—反社會性因子,但他們未必欠缺良心、同理心或喜歡操控別人。他們有因生活潦倒而偷竊的人、借酒裝瘋毆打別人的人、出於好奇染上毒品的人,開車分心結果撞到人的人,這些與病態人格的樣貌有相當大的差距。此外,長年積怨最終殺死對方的犯人、為了從家暴中脫身而殺了丈夫的妻子等人,雖也犯下殺人重罪,不過稱不上是病態人格的可能性相當高。

 

  病態人格像一種症候群,必須四個因子都符合。四種「惡的因子」交錯、共鳴,才會演奏出名為病態人格的陰鬱樂曲。不過,並不需要四個因子都得到高分,即使有特別高或特別低的因子,還是能形成病態人格的全貌。

 

(本文為《病態人格心理學:與死囚共存的犯罪心理學權威,告訴你「無良基因」的真相》部分書摘)

 

《病態人格心理學》中文版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病態人格心理學:與死囚共存的犯罪心理學權威,告訴你「無良基因」的真相》 サイコパスの真実

作者:原田隆之

出版:方言文化

日期:2021

[TAAZE] [博客來]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