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能看見成人看不見的東西

日本研究發現,嬰兒能看見成人看不見的東西。

 

  我們通常能迅速辨認一個物體,即使它出現的時間很短暫。然而,如果另一個物體緊接著第一個物體出現,我們對第一個物體的知覺就會受影響,以至於無法察覺到它的存在。這種知覺現象被稱為「視覺後遮罩」(visual backward masking),在視覺科學中被用來研究大腦如何處理視覺知覺。有趣的是,即使第二個物體沒有在空間上與第一個物體重疊,例如物體周圍的輪廓或四個點,這種現象依然會發生。

 

  這種現象發生被認為是由於「回饋處理」(feedback processing)的中斷。當我們看見某樣東西時,視覺資訊在大腦內從較低的視覺區域往較高的視覺區域,以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連續處理;然而,自上而下處理在視覺知覺中也具有關鍵作用,不能完全依賴自下而上處理,而視覺後遮罩很可能是因為對回饋處理的干擾而發生。

 

  東京中央大學博士後、該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島悠介說:「我們將後遮罩的現象應用在3至8個月大的嬰兒身上,以此檢視回饋處理的發展。近年的視覺科學研究揭示了回饋處理在視覺知覺中的重要性,但對它的發展過程知之甚少。」

 

「較年幼的嬰兒還沒有發展出回饋處理的干擾機制,因此遮罩對他們來說沒有效果。」

 

  為了測試嬰兒是否會出現後遮罩的知覺現象,科學家在電腦螢幕上展示了人臉圖像,並觀察嬰兒看圖像的時間長度。因為嬰兒在看人臉的時間比較長,科學家得以透過嬰兒觀看人臉的時間,測試他們是否能感知到人臉。這些人臉圖像以兩種方式呈現:第一種情況是一張人臉後面緊接著一張遮罩圖像,如果發生後遮罩現象,嬰兒就不會看見前面的人臉;第二種情況是,人臉圖像後什麼也沒有出現,以此確保嬰兒看見人臉。

 

  科學家發現,7至8個月大的嬰兒在看完遮罩圖像後就看不見人臉了,表明已經出現與成人類似的後遮罩現象。相比之下,3至6個月大的嬰兒即使在人臉後面接續遮罩圖像,依然能夠辨識人臉,表明沒有出現後遮罩現象。因此,年齡小的嬰兒可以看到年齡大的嬰兒無法看見的人臉。

 

  中島悠介說:「這些結果表明,7個月以下的嬰兒的回饋處理發展還未成熟。也就是說,較年幼的嬰兒還沒有發展出回饋處理的干擾機制,因此遮罩對他們來說沒有效果。」研究結果表明,視覺知覺機制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後半段便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自下而上轉變為結合自上而下的系統。

 

  研究結果還表明,嬰兒期的可感知物體在發育過程中變得難以察覺,回饋處理對於有效感知模糊視覺圖像(例如被遮蔽的物體)的能力至關重要,中央大學教授山口真美說:「這種現象似乎有悖直覺,但其實人們透過回饋處理的成熟獲取了重要的視覺能力。回饋處理還未成熟的嬰兒只能模糊地感知外部世界,而作為對視覺遮罩的補償,人類最終獲得可以感知模糊視覺場景的能力。」

 

 

原文出處:MedicalXpress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