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人有兩種

伊比鳩魯提倡「享樂」(hedonia,泛指短暫的快感、肉體上的舒適和自我滿足);斯多葛提倡跟享樂相反的「幸福」(eudaimonia,意指更深層的自我實現、追求人生達到完滿境界,一種更深刻的滿足感)。

 

 

  今天,我們能找到各種各樣眼花繚亂的幸福秘訣,有些屬於生活方式:多幫助他人、練習感恩;還有一些是小技巧:犒賞自己吃大餐、玩桌遊;或是更實際的層面:教你如何賺錢。

 

  《大西洋》專欄作家、社會科學家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發現,大多數關於幸福的建議,都與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和愛比克泰德(Epictetus)提出的兩種古老觀點有關。簡單來說,這兩種觀點分別側重於享樂和美德。一個人通常會偏向其中一種觀點,而哲學界的主要流派在兩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也大多遵循其中一種。瞭解你是哪一種快樂的人,可以讓你更瞭解自己——包括幸福方面的弱點——並幫助你創造與擬訂更平衡的生活方式。

 

  伊比鳩魯領導一個以他為名的思想學派——伊比鳩魯學派,他認為幸福的人生需要兩個東西:內心的寧靜(ataraxia,遠離紛擾和憂愁)和無痛(aponia,身心毫無痛楚)。他的哲學可簡述為「如果這件事很可怕或帶來痛苦,就盡量避開它」,伊比鳩魯派認為不舒服通常是負面的,因此消除威脅與問題才是通往幸福的關鍵。不要覺得這是指責他們懶惰或不上進——很多情況下其實恰恰相反,他們不認為忍受恐懼與痛苦對於內在有其必要或有益,他們反而更專注在享受生活。

 

  愛比克泰德是傑出的斯多葛學派哲學家之一,他認為幸福源於找到人生目標、接受自己的命運,以及不計個人代價的道德行為。他的哲學可以概括為「抬頭挺胸,善盡個人責任」,斯多葛學派把幸福視為透過大量犧牲所獲得的東西。他們通常是努力勤奮工作的人,為了未來與目標而活,願意付出巨大的個人代價以實現人生目標,而且不太會抱怨。他們認為幸福的關鍵在於克服痛苦與恐懼,而不是主動逃避它們。

 

  伊比鳩魯派和斯多葛派可以共存,甚至不同觀點的兩個人也能共同生活,但根據布魯克斯的經驗,斯多葛派與伊比鳩魯派通常看不起彼此,而且從兩種哲學觀點提出以來便一直如此。西元三世紀的傳記作家第歐根尼‧拉爾修(Diogenes Laërtius)寫道:「愛比克泰德稱伊比鳩魯為軟弱的傳道者,並痛斥他的理論。」儘管這段文字並沒有相關歷史紀錄,但布魯克斯想像伊比鳩魯會這麼回應愛比克泰德:「嘿!你需要先冷靜下來。」

 

斯多葛派與伊比鳩魯派通常看不起彼此,而且從兩種哲學觀點提出以來便一直如此。

 

  兩千年來,哲學家們一直在思考,哪一種方法才能帶來更幸福與更美好的生活,但布魯克斯認為兩種觀點都各有優點和缺點,人們天生也偏向其中一種,因此與其思考要選擇哪一種,不如思考自己可以從另一種方式學到什麼。

 

  對伊比鳩魯來說,不快樂源於負面思想,包括不必要的內疚感,對我們無法控制的事物的恐懼,以及太在意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不愉快,而解決辦法就是把它們從腦海趕出去。為此,他提出了「四部曲療法」(four-part cure):不要懼怕神;不要擔憂死亡;好東西很容易獲得(藉由降低我們對幸福的期望值);可怕的事情很容易忍受(即使在痛苦中也要專注在愉快的事物上)。當我們身處在和平的環境、周圍都是友善的人時,一切都會變得容易。

 

  伊比鳩魯提倡「享樂」(hedonia,泛指短暫的快感、肉體上的舒適和自我滿足),然而,他不會認同人們現在對這個詞的定義。按照伊比鳩魯的說法,消除負面思想的秘密並不是盲目的放縱狂歡,他認為輕鬆獲得的世俗快樂是一個錯誤,因為它們最終並不會滿足我們。相反地,伊比鳩魯認為理性是對抗憂鬱的最佳武器。例如當死亡的恐懼襲來時,他建議我們這樣告訴自己:「死亡與我們無關,因為只要我們存在,死亡就不在。當它真的來臨時,我們也不復存在。」

 

  斯多葛提倡跟享樂相反的「幸福」(eudaimonia,意指更深層的自我實現、追求人生達到完滿境界,一種更深刻的滿足感)。斯多葛派的特色是自然主義與道德主義的原則:改變我們可以改變的事情,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同時也接受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愛比克泰德寫道:「不要要求事情按照你的意願發生,而是期盼事情可以如你所願,但無論是否真的發生,你也該繼續走下去。」

 

  道德主義是一種原則,即道德美德要為本身所定義與遵循,愛比克泰德寫道:「首先告訴你自己,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繼續做你正在做的事。」換句話說,為自己制訂一套道德行為標準,並按照這個標準生活,不要為了方便行事而鑽漏洞。

 

  伊比鳩魯派和斯多葛派分別鼓勵把注意力集中在生與死的不同層面。伊比鳩魯的哲學建議我們應該專心思考幸福;斯多葛派則認為幸福的矛盾之處在於,想要獲得幸福,我們必須忘掉它,如果幸運的話,幸福會在我們追求人生目標的過程中自然來臨。與此同時,伊比鳩魯鼓勵我們在活著的時候無視死亡,而愛比克泰德則堅持我們要經常面對和思考死亡。

 

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很可能以父母為榜樣,長大後以相同的方式追求幸福。

 

  迄今為止,沒有研究調查為什麼有些人天生偏向伊比鳩魯派,有些人則偏向斯多葛學派。毫無疑問,其中肯定有遺傳基因的影響,因為個性的很大比例源於基因。但後天的教養方式也有所影響: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很可能以父母為榜樣,長大後以相同的方式追求幸福。這意味著如果你想讓孩子未來能追求責任與榮譽,那你自己也該以身作則。相反地,如果你努力把痛苦降到最低來獲得幸福,你的孩子可能也會照著做。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不斷爭論哪一種方法更有利於得到幸福,而且基本上都是選邊站。事實上,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的不同方面:伊比鳩魯的方式帶來快樂與享受;愛比克泰德的方式提供了意義與目標。正如研究幸福的學者所指出,將兩者完美結合最可能帶來真正的幸福人生。一個人的人生無論是偏向平凡的享樂還是堅定的決心,當一邊太多時都不會過得幸福。

 

  因此,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該如何在生活中融合兩種方式,布魯克斯提出了三個建議:

 

  一、認識自己

 

  這句話刻在古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廟的門廊上,它承認了一個根本事實: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就無法在生活中取得進步。因此,首先要很誠實地回答這個問題:當我情緒低落時,我是自然地尋求變快樂和享受的方法,還是更專注在生活的意義與目標呢?如果是前者,你傾向於伊比鳩魯派;若是後者,則更偏向斯多葛派。

 

  科學界也已經開發了一些研究工具來判斷伊比鳩魯派或斯多葛派的傾向。例如學者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進行了一項調查,有助於發現享樂的傾向。賓夕法尼亞大學真正幸福問卷調查中心的「人生意義問卷」(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也能有效地評估幸福傾向。以布魯克斯為例,他瞭解到自己在「尋找人生意義」的努力程度接近於頂端,但在「擁有人生意義」方面卻低於平均。

 

所有的斯多葛派都應該告訴自己:今晚好好休息吧;所有的伊比鳩魯派也該告訴自己:是時候認真工作了。

 

  二、加強你所缺乏的

 

  結合快樂與意義的關鍵不是壓抑你所擁有的,而是加強你所缺乏的。當你開始以這個角度思考,就能制定策略來加強和補充自己所欠缺的東西。在每一天結束的時候,你可以回顧今天所經歷的事情,並問自己一些問題。例如:「這件事給我帶來樂趣了嗎?它也給我帶來了意義嗎?」、「這讓我感到害怕嗎?我是否從這種恐懼中學到東西,從而在未來減少恐懼?」、「這符合我的利益嗎?是否符合他人的利益?」布魯克斯指出,我們應該嘗試讓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變成兩個「是」。

 

  此外,我們還可以做一些具體的練習來彌補自身弱點。例如,斯多葛派可以安排週末與朋友出遊,把所有工作先拋在腦後。伊比鳩魯派可以做一些困難而艱苦的事情,比如訓練跑馬拉松;斯多葛派應該閱讀這篇關於幸福的文章,並在週末社交時拿出來討論;伊比鳩魯派應該把時間多花在思考死亡的現實與意義。

 

  三、建立一個結合兩者的幸福組合

 

  最後,重要的是追求讓兩種幸福方法平衡的人生目標,這個組合很簡單:確保你的人生包括信仰、家庭、友誼,以及能夠獲得個人成功與服務他人的工作。這四個要素都需要伊比鳩魯與斯多葛的力量:懂得享樂,也懂得努力工作。

 

  在生活中獲得平衡的幸福才是最好的,正如美國思想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所寫:「性格與才能相輔相成,世界是靠平衡的對立而維持。」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無論是伊比鳩魯派還是斯多葛派,我們總是想要加倍追求與生俱來的想法,但這樣最終只會讓我們遠離真正的幸福。俗話說:「只工作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1825年,小說家瑪麗亞‧埃奇沃思(Maria Edgeworth)加上了第二段:「只會玩不工作,孩子都成為玩具。」

 

  因此,所有的斯多葛派都應該告訴自己:今晚好好休息吧;所有的伊比鳩魯派也該告訴自己:是時候認真工作了。

 

 

原文出處:Atlantic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