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布魯姆:成為父母跟幸福有什麼關連?

幾乎所有的研究都顯示生小孩後幸福感會下降,不生孩子能擁有更幸福的生活與婚姻,但為什麼很多人依然把為人父母形容為「人生中做過最好的決定」?

   

原文|Paul Bloom

 

 

  「要不要生孩子」是人生的重大選擇,心理學家和社會科學家一直在研究生養孩子跟幸福的關連:一些著名學者認為,如果你想要快樂,最好不要生孩子;其他人則反駁,要不要生孩子大部分取決於你是誰,以及你住在哪裡。但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假如生養孩子的回饋與幸福不同,甚至比幸福帶來更深層的東西呢?

 

  早期的研究具有決定性:生孩子不利於生活品質。在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請大約900名在職女性在每天下班回家後自述每一項活動,以及她們做這些活動時的快樂程度。參與者的回憶表明,跟孩子相處的快樂程度不如其他活動,比如看電視、購物或下廚。其他研究發現,當孩子出生後,夫妻的快樂程度會隨之減少,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停止,此外,婚姻滿意度也會降低,通常直到孩子長大離家後才會恢復,正如哈佛大學教授丹・吉伯特(Dan Gilbert)所說:「空巢期症候群(Empty Nest Syndrome)的唯一症狀就是不停地微笑。」

 

  畢竟,養育孩子(特別是孩子還小的時候)牽涉到經濟壓力、睡眠不足與撫養教育等各種問題。對母親來說,懷孕和哺乳也會為身體帶來壓力。生孩子讓一段原本快樂且充滿愛意的感情關係成為一場零和博弈:誰能睡覺,誰能工作,而誰不能。孩子更是夫妻之間最常發生爭吵的原因,比金錢、工作、親戚、個人習慣、溝通方式、休閒活動、承諾問題、朋友、性愛都還頻繁。

 

  然而,就像在心理學領域經常發生的那樣,儘管眾多研究都提供了簡單明瞭的發現──也就是「生養孩子會讓你不快樂」──但其他一些研究得出了更複雜的結論。首先,某些人的幸福感受到的衝擊比其他人更嚴重:一項研究發現,年齡在26到62歲之間的父親養育小孩確實能增加幸福感,但更年輕或單身的父母則遭受更多的衝擊。還有一點很重要,生孩子也具有地理差異:2016年的研究調查了22個國家有孩子與沒有孩子的人的幸福程度,結果發現孩子為父母帶來的幸福程度,受到國家是否有帶薪育兒假等育兒政策的影響。舉例來說,挪威和匈牙利的父母比沒有孩子的夫妻感到更幸福,但澳洲和英國的父母比沒有孩子的同齡人更不幸福。那生完孩子以後,哪個國家的父母幸福感下滑最大呢?美國。

 

  孩子讓一些人快樂,也讓另一些人痛苦;其餘的則介於兩者之間──取決於你的年齡、你是母親還是父親,以及你住在哪裡。但最大的謎題還是存在:幾乎所有的研究都顯示生小孩後幸福感會下降,不生孩子能擁有更幸福的生活與婚姻,但為什麼很多人依然把為人父母形容為「人生中做過最好的決定」?為什麼他們不後悔生孩子呢?

 

心理學家保羅・布魯姆(Paul Bloom)認為人們為什麼不後悔生養孩子,其實跟幸福無關,而是基於「依附(創造出註定要愛你的人)」、「目的(為了所愛之人努力)」、「意義(生小孩是自我實現的價值一環)」的需要。

 

  這可能是被一種稱為記憶扭曲的現象所影響。當回想過往經歷時,人們傾向於記住巔峰,而忘記中間那些平淡無奇的壞事,以生孩子為例:「我們的經驗告訴研究者,比起跟孩子相處,我們更樂於洗碗、睡午覺、購物或回信……但我們的記憶卻告訴研究者,沒有人——也沒有任何事——能像孩子那樣為我們帶來如此美妙的感受。它可能不是每天日常生活中的幸福,但卻是思考過後的幸福,是我們喚起並記住的幸福,是構成人生故事的一部分。」

 

  心理學家保羅・布魯姆(Paul Bloom)表示,這些想法都有其道理,他並不會駁斥或反對,但他認為人們為什麼不後悔生養孩子的理論,其實跟幸福無關,而是基於「依附(創造出註定要愛你的人)」、「目的(為了所愛之人努力)」、「意義(生小孩是自我實現的價值一環)」的需要。

 

  一個原因涉及到依附。大部分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如果承認所愛之人不存在自己會過得更好,這種說法似乎很可怕,而且也許你真的更喜歡有孩子存在的世界。這可能讓父母陷入一種困境,即他們渴望的狀態或許不是另一種能讓他們快樂的選擇。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基蘭・塞蒂亞(Kieran Setiya)在著作《中年》(Midlife)探討了這一點,他修改了哲學家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的例子,讓讀者想像一種情況:假如你跟伴侶在某個時間點以前懷孕,這個孩子出生後會有嚴重但不致命的醫療問題(比如慢性關節疼痛);但如果你願意等待,這個孩子出生後就會很健康。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你選擇了不等待。你愛你的孩子(儘管他很痛苦),他也高興自己出生在這個世界,那你還會後悔當初的決定嗎?

 

  這是個複雜的假設性問題。如果你願意等待,或許就會有一個健康的孩子,但原本你所愛的孩子將不復存在。是的,這是一個失誤,但也許是一個你不後悔的失誤。我們對一個人的依附能夠取代生活品質的降低,所以我們對孩子的愛意味著我們選擇讓他們存在的價值,遠遠超過他們對我們幸福的影響。

 

研究發現,人們在照顧孩子所花的時間越多,就越覺得生活有意義——儘管他們認為生活並沒有因此更快樂。

 

  這又跟第二點有關,那就是人生中有比幸福更重要的東西。當父母形容生養孩子是他們做過最好的決定時,並不是在說他們從每天的日常得到快樂,也不是在說生孩子對婚姻有什麼益處,而是在說更深層次的事情,跟滿足感、人生目的與意義有關。當詢問人們人生的意義與目的時,父母通常會自認他們的生活比沒有生孩子的人更有意義。社會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的研究發現,人們在照顧孩子所花的時間越多,就越覺得生活有意義──儘管他們認為生活並沒有因此更快樂。

 

  因此,生養孩子跟快樂具有不確定的聯繫,但可能跟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有關,滿足人們對於依附,對於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渴望。作家查蒂・史密斯(Zadie Smith)將生養孩子形容為「恐懼、痛苦與快樂的綜合體」,並點出了親密關係的風險:「你知道自己最終會失去曾經共同經歷過真誠快樂的愛人,這還不夠糟嗎?為什麼還要把這個噩夢加上孩子呢?如果又失去了孩子,是不是意味著你的全部都灰飛煙滅了呢?」但或許正是這樣反映出這種依附的非凡價值;如同作家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在談到悲傷時所說:「心有多痛,就代表它多有價值。」

 

 

原文出處:Atlantic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