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無常的女性肖像:《沒有人該成為孤島》

《沒有人該成為孤島》劇照。

 

  觀看《沒有人該成為孤島》這部紀錄片有一種神奇的感覺,特別是當國外首都乃至於電影中的信義、西門、東門街頭一度人滿為患又一度清空,循環往復,不禁讓人感到直指當下的感覺。那種生命的無常彷彿是在說,即便到了2022年,跨完了年但我們並沒有真正跨過這個劫,一切都還沒有結束,甚至讓人懷疑是否會有結束的一天。

 

  而我們需要的是什麼?

 

  《沒有人是孤島》有答案。

 

  故事從2020年3月開始。當2019年底疫情於中國武漢大量發生時,台灣人大部分對這些消息是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沒人可以預想到這會成為一起全球事件,或者至少一般人沒有這樣的預想與計畫,否則可能早就全都成為口罩王或航海王了。當全球疫情從鄉野傳說成為全球人類的日常,當政府打算找旅館合作防疫旅舍,絕大部分業者都拒絕了,他們不想站到第一線,因為任何與疾病第一線接觸者,我們都會視其為疾病的延伸,而不再是人──無論你是對抗病毒的人,還是與病毒擦身而過的人。於是所謂「被隔絕」不只是衛生意義上的,也是社會意義上的,你雖然物理上仍然與其他人在同一空間沒隔很遠,但在社會上卻已經沒有被當人看,這是人類天性的神話思維在作用。

 

  而此時瀚寓酒店站了出來,元大千金,瀚寓酒店董事長馬維欣決定接下這起任務,基於某種可以概括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強」的信念,還有父親的教誨,以及宗教的力量,她決定帶領飯店同仁來做這件事。

 

  只不過她並沒有想到,踏入飯店竟是一條不歸路,這裡甚至會比過往更成為她的家。

 

《沒有人該成為孤島》劇照。

 

  透過剪接還有對時間的排序,金穗獎背景的陳鈺杰在這部作品仍然保留自己的形式創意,且與內容嵌合。他並沒有讓本片淪為純粹的企業跟北市政府形象宣傳廣告,更多的是建立了女性為主的敘事,女副市長、女老闆、女特助、女員工、甚至他自己的母親……大概除了作為總統的蔡英文沒在裡面外,在這起事件該到齊的女性肖像都到齊了。這些女性的故事是本片的主旋律,尤其是飯店裡的人我們看見的是這些人如何在這起突來的災難中自我犧牲,在這間飯店裡組成團隊,同時又有著一種類近於家人的親密。家庭是這部片的一個主題,作為一種最自然的關係,也激起人類作為一個大家庭(聖經故事或者各種人類起源故事)、國家作為一個大家庭、公司裡的人作為一個大家庭等聯想。疫情指出此一事實,迫使人們必須去找出所謂感染鏈,其實就是去挖掘那些你與其相關卻不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那些潛藏的「人與人的連結」,如同本片片名呼應英國詩人約翰·多恩《急難中的奉獻》(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名句──無人是個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

 

  女性在本片裡則成了維繫這些連結,確保沒有人成為孤島的存在,因為有許多人待在一般人所處的社會,沒人去關注他們隔離時的各種需求,14天不去接觸其他人,只能透過電子產品與外界維繫,對一般人而言就是一種巨大壓力,因為追根究柢沒受過孤獨訓練的一般人,仍然具有社交動物的天性。

 

  防疫旅館則能滿足這樣的需求,讓那些周遭人不知怎麼面對他們的人,又或者是那些想保護自己家人的人,有一個地方可以先待著,一個「暫時的家」。

 

  「我覺得她具有一種傳統女性具有的韌性。」員工如此評價馬維欣,或許是因為在這個過程裡,她所展現出的耐力以及餘裕令人驚訝,也或許是因為她在片中表現的像是母親。

 

《沒有人該成為孤島》劇照。

 

  當然為了不讓觀眾感覺只是無窮盡地資訊,在敘事上陳鈺杰也用了巧思讓觀眾去想為什麼要拍除了飯店員工外的人,電影另一條線是飯店旅客,其中一對是一男一女歸國的留學生,另一位則是不知為何從她在機場就開始拍攝的音樂家。電影後面會讓我們發現原來他們與這間飯店的關係其實更加緊密,並不僅是相對於飯店員工的飯店旅客,也強化了本片「沒有人該成為孤島」的主旨,也使得本片形式與內容更加貼和。

 

  沒有人該成為孤島,因為人的日常就不是一座孤島。

 

  日常不斷循環,比如起床,集合、送餐、消毒……推進著時間,有趣的是片中的2020年跨年也是如去年2021年的跨年一樣熱鬧歡欣,彷彿隔絕於疫情之外,而辛苦一年的瀚寓酒店員工跟董事長都到外頭,進行跨年倒數與欣賞煙火,好像也真的跨越了這場災難。

 

  然而,正如電影時間有時會不斷倒轉,比如明明跨過了2020年來到2021年,但隨即倒回2020年去追蹤片中角落的故事線般,疫情在2021年又再度燒起,一切彷彿回到過去,而且更加嚴峻,作為身體裡被放入時鐘的性別,女性在本片裡對抗著的正是這種倒轉著不讓時間推進的疫情的攻勢,她們營運的旅館本身試圖讓這空間內的一切「正常化」(有如沒疫情般舒適)而抵抗外頭的「不正常」。外頭的不正常乃是一片死寂的景色,如果說2020年台灣的時間仍然可以自由流動而不若國外那般停滯,2021年就彷彿是遲來的浪潮般,以死寂席捲了整個台灣街頭,員工的手機畫面拍攝到的景色在長幅畫面中看來有些嚇人,相較於飯店內的溫暖,外頭是一片冷冽。

 

  這也讓她們更堅定要繼續這個對抗,利用她們的「韌性」。

 

《沒有人該成為孤島》劇照。

 

  但是韌性是什麼?具體來說在本片是堅強的意志,是對SOP的執行與檢討,也是那種作為女性對人需求的纖細,這尤其表現在片中因應聖誕節、跨年、農曆年等節慶時的餐點變化以及一些小卡,而有時候是一些小東西,比如讓顧客有生命可以照顧的一小盆花,或者是一個模型,抑或是一小袋樂高,以維持顧客的創造力。這些作法讓顧客維持自己是「人」的感受,讓顧客不被「無常」給壓倒,而重新感覺自己能有製造「常」的能力,如果我們定義人是具有能動性,能夠規劃自己時間並且看見自己行動在時間的存在的話。

 

  於是這些生活小事同時也是大事,如同韌性是既是剛強,也是柔軟。

 

  不過如此善待客人的馬維欣有時也會對客人發火。

 

  「他們有時候會忘記自己是在住防疫旅館而做出一些過分的要求。」

  「然後把氣發泄在客服或者服務人員上。」

  「有的時候我真的很想衝上去罵客人。」

  「你憑什麼這樣罵我員工?」

  「換做是你,你願意做嗎?」

 

  電影並沒有給出一個確定的結果,只是提醒我們日子還很長,這場戰役還沒結束,我們必須關注這些在第一線與病毒戰鬥的戰士們,包括本片沒出現的那些官員、醫護、機場員工、以及各種我們沒意識到的人們……他們盡力在整個世界都發瘋的時候,犧牲他們的「日常」維持我們的「日常」。

 

  「我很擅長跑百米,而一開始我以為這次是要跑百米就好。」

  「但如果是馬拉松,我就不那麼確定了。」

 

  《沒有人該成為孤島》反映的不只是一間飯店還有一群人的故事,還是後武漢肺炎時代人們需要的精神:我們不該投降。為了捍衛我們的日常,死亡帶來的恐懼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被死亡的恐懼壓垮,成為失去人性的行屍走肉。

 

 

電影資訊

沒有人該成為孤島》—陳鈺杰,2021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