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維夫:一個向世界開放的傷口

被監禁的死亡探戈樂隊。 

 

  幾世紀以來,利維夫(Lviv)有過許多名字:Lemberg、Leopolis、Lwów、Lvov,每個名字都講述了一個故事:關於民族、種族、語言和宗教,以及曾經統治過這座城市的政權:大摩拉維亞公國、加利西亞—沃里尼亞王國、立陶宛大公國、波蘭王國、哈布斯堡帝國(後來的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和蘇聯。

 

  今天,利維夫是烏克蘭西部最大的城市,也是該國第七大城市,它位於歐洲甚至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蒙古人曾經在1261年佔領這個定居點,歷史學家亞羅斯拉夫‧赫利察克(Yaroslav Hrytsak)寫道:「利維夫的歷史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式講述,事實上,不同民族的歷史學家依據各自的國家觀點,寫出了不同的歷史敘事。因此,我們有烏克蘭、波蘭、蘇聯和猶太人版本的利維夫歷史。」

 

  傳統認為,利維夫是13世紀一名加利西亞王子所建立,他以兒子「利夫」的名字為其命名。然而,20年前出土的考古證據表明,利維夫從五世紀末就已經有人類定居,它也是「中歐東部最古老的定居點之一」。

 

1941年利維夫街頭的反猶騷亂,猶太女性被帶棍棒的男人和少年追趕。

 

  作為波羅的海與黑海盆地之間的分水嶺,利維夫幸運地位在東西與南北貿易的路線上。14世紀的加泰隆尼亞地圖解釋了其中的關聯性:「商人們從東方來到這座城市,然後經過德國(波羅的海)抵達法蘭德斯。」

 

  這裡最早的一些居民是「白克羅地亞人」,他們很可能是伊朗—奄蔡人,逐漸被定居的斯拉夫人同化;或者原本是統一的斯拉夫人群體,後來「逐漸形成東部(魯塞尼亞人,後來的烏克蘭人)和西部(波蘭人)的兩個分支。」

 

  赫利察克寫道:「毫無疑問,這座貿易城市從一開始就擁有多元文化的特徵。」但他也指出,這並不代表「公民團結與合作」。事實上,這座名字眾多的城市的歷史,也是「失敗的多元文化經歷」的歷史。

 

  這裡勢必存在著衝突,包括敵對的公國,種族/民族之間的爭奪,以及混雜至少三個分支的基督宗教(東正教、天主教和亞美尼亞基督教語),而所有基督徒又在反猶太主義中團結起來:無數的大屠殺成為這座城市與地區的歷史印記(絕大多數的加利西亞猶太人在大屠殺中被殺害)。

 

2008年的「巴蒂亞」(Batiar)活動,這一年利維夫市政府決定設立「巴蒂亞日」,此舉可以視為揮別蘇聯時期的文化品味,發掘城市歷史的努力。

 

  赫利察克對19世紀民族主義大鍋的描寫,充滿了諸如「德國化」和「再波蘭化」等用語。波蘭人將利維夫定位為新波蘭的基地,不受東方或西方的皇帝統治;而魯塞尼亞人則希望利維夫成為新烏克蘭的心臟。赫利察克提到,這裡一切都不簡單,魯塞尼亞的精英階級本身就分成親俄、親波蘭和親烏克蘭等派系,而最終「烏克蘭人」勝出了。

 

  經歷了二十世紀的災難後,今天的利維夫已經「在種族與文化上同質」。但赫利察克指出,正是因為這座城市承載了多年爭戰的歷史,留下豐富深刻的歷史教訓,對於現在分裂為多數烏克蘭人與少數俄羅斯人的烏克蘭來說,是構建「新烏克蘭民族認同」至關重要的借鑑。

 

 

原文出處:Jstor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