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馬鈴薯豐盛的回聲:詩中的馬鈴薯

海德格曾說:「貝多芬的四重奏被存放在出版社的倉庫裡,就像地窖裡的馬鈴薯一樣。」 

文|印卡

 

  海德格曾說:「貝多芬的四重奏被存放在出版社的倉庫裡,就像地窖裡的馬鈴薯一樣。」海德格舉這例子試圖說明,在沒有藝術眼光的前提下,藝術品也不過被視為一種物質而存在,可以像木材那樣被運送或是馬鈴薯一樣被貯存。馬鈴薯,在藝術家芭芭拉‧赫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寫給藝評家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的中,被以完形心理學的方式提及:「結構主義並非不處理心像-事實上它包含了用法最好懂的圖像-地景律動的基本構成形式……有機的,擁有無限變化可能,自原始人類出現便具有社會意義。我可以寫本有關晶體與馬鈴薯的書。」馬鈴薯是人類最重要的糧食之一,1493年歐洲與美洲初相逢之後,透過所謂的「哥倫布大交換」,逐步傳播到歐洲。此後五百年間,馬鈴薯慢慢地滲透歐洲生活,構成了歐洲人的生活意象之一。

 

  關於深藏在地窖的馬鈴薯,談歐洲飲食文化的書籍《諸神的禮物》曾提到,當初安地斯山脈的馬鈴薯必須儲存一段時間以破壞野生種的毒性,後來經過當地馴化才有如今的馬鈴薯。《發酵聖經》倒是很有趣地記載了一道利用鹼化方式讓馬鈴薯發酵成像麵包般的南美食物,或許可以說是菜餚中潛藏著馬鈴薯被馴化前的秘密。

 

  正由於馬鈴薯來自南美洲,在詩歌中我們會觀察到馬鈴薯在不同社會中的面貌,例如聶魯達曾寫過〈馬鈴薯頌歌〉(Oda a la papa),塑造美洲人的認同與精神:

 

土蘋果

你叫

土蘋果

而不是馬鈴薯,

你生來沒有鬍鬚,

你不是西班牙人:

你黝黑

就像

我們的皮膚,

我們是美洲人,

土蘋果

我們是在地人,

開白花的馬鈴薯田,雜有幾枝罌粟花。你深奧

且細緻

純淨,果泥,最純潔

白色玫瑰

埋在土下,

在那裡開花

在泥土

之中,

在你多雨的

故鄉

土壤,

風雨的智利

潮溼的眾嶼,

海上的奇洛伊島

在向南海展露

綠光的

翡翠中。

 

  詩裡將馬鈴薯翻譯成土蘋果,是歐洲對馬鈴薯的稱謂,而馬鈴薯起源地祕魯,當地的克丘亞語,稱馬鈴薯為「papa」,本詩中的土蘋果原文都寫作「papa」。在臺灣稱做馬鈴薯,是因為它的形狀像馬鈴,即使今天在臺灣也鮮少像中國將之稱作土豆。荷蘭人斯特儒斯(Henry Struys)在1650年訪臺時,就發現有馬鈴薯種植,有人猜測早在十七世紀初期馬鈴薯可能就隨著西班牙傳播到臺灣,再加上後來的殖民與移民史,透露臺灣馬鈴薯特殊的傳播史。我們讀到聶魯達試圖在詩歌中將這南美飲食文化中最重要的主角與身分認同結合,當代祕魯詩人阿多尼奧‧西涅羅斯(Antonio Cisneros)在90年代〈彌撒〉組詩中也曾寫過: 


可能北方風格的烤羔羊是/喜樂與豐腴/像周五晚上的酒吧。

可能它總是與我們同在/在我們的心中/也在我們安穩的腹中。

一邊憐憫一邊感到可口,讓它知悉/何以在臨終/食慾與記憶消退。

可能羔羊是/象徵與撫慰。上帝的羔羊。

可能羔羊關乎永恆/帶著切半的金黃馬鈴薯。

但不應該像被大啖消化的/東西那樣被取用。

可能它只是一束光,閃耀在海床的中央。

而在旅程手中的某物,卻幽暗而殘酷像隻十字鎬。

 

不同顏色的馬鈴薯。  雖然這首詩中的馬鈴薯不像聶魯達詩中背負著強烈的認同,反倒有點接近帕斯(Octavio Paz)在散文〈潔淨與壓抑〉中描述的南美飲食風格,但在〈彌撒〉中,馬鈴薯默默地與宗教的羔羊意象融合,成為神聖特性的一部分,馬鈴薯做為一種深植民族性的特徵被文學不斷招喚。

 

  作為外來飲食的馬鈴薯,經過幾百年才慢慢地融入社會之中,被當作是人口擴張的解藥。從修辭看來,海德格未必帶有著太多讚賞的意味,德語的馬鈴薯Kartoffel語源來自義大利語的tartufolo(松露),而松露的原意不過是「地上的腫塊」而已。這些語言之間借用詞語的過程也許無解,但是馬鈴薯到了歐洲之後,從貴族傳播到平民的過程,產生了許多意義的翻轉,如今說一個人像馬鈴薯不一定帶著多少好意。而在歐洲十六、十七世紀,根莖類作物因為帶有分泌乳汁、精液的聯想,而在民間被視為不潔。等到人口擴張,馬鈴薯的優點慢慢浮上檯面,加上政府的推行,才在十七世紀逐漸成為重要的糧食來源。馬鈴薯給歐洲人的印象就像是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的詩:

 

然後,我踩進輪轍,

在鋪得很差的路上。小木屋,荒野上殘缺的分租房屋。

用鐵絲網圍起來種馬鈴薯的小片土地。

他們彷彿玩著牌,我彷彿聞到捲心菜,

彷彿是伏特加,彷彿是污垢,彷彿是時間。

 

  馬鈴薯出現於農村風景中,是世俗世界的構成部分,我們在希尼(Seamus Heaney)那裡也讀到:「他把高出地面許多的部分拔除,埋入尖利的鏟刃鬆動新長成的馬鈴薯」。或是梵谷的〈食薯者〉畫作,馬鈴薯與日常關係緊密,並無南美詩歌中帶來一種神祕感的可能。對於我們大多時候馬鈴薯可能就像聶魯達在另外一首〈薯條之頌歌〉(Oda a las papas fritas)中提到的:

 

中南美洲的常見燉菜「Locro」,以馬鈴薯做成。世界的喜樂

正在滾沸之

油中

嗤嗤作響的 :

炸著

薯條

滑下鍋

如清晨天鵝

雪白的

羽毛

半軟時

帶著金黃色時離開

琥珀色的橄欖油

再加上

蒜頭

土性之芬香,

而胡椒粉,

像是飄散珊瑚礁的花粉,

又像是穿著

象牙色的

禮服,滿滿放在碟子

如馬鈴薯豐盛的回聲

是大地簡樸的美味。

 

  在這速食化的社會,或許薯條才是最多人熟悉當代的形像。

 

 

圖片credit:WikimediaChris Ford@flickrUlf Bodin@flickrmindwhisperings@flickr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