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會毀滅於所熱愛的東西:《未來學大會》(2013)

 以色列導演阿黎・佛爾曼執導改編自波蘭科幻作家史坦尼斯勞·萊姆的小說-充滿反烏托邦主義的《未來學大會》。

 

 

  「所有事物都是我們心靈的投影,若你看見黑暗,那便是你選擇了黑暗。

 

  你是否曾幻想過自己變為遊戲中的角色、化身成神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亦或是成為著名的歷史人物呢?以色列導演阿黎・佛爾曼(Ari Folman)繼 2008年執導以動畫記錄片方式,描繪1982年以色列軍隊在黎巴嫩貝魯特難民營發生的大屠殺 的《與巴席爾跳華爾滋》(Waltz With Bashir) 後,再度於2013年推出以動畫和現實交錯的手法,改編自波蘭科幻作家史坦尼斯勞·萊姆(Stanisław Lem)小說的作品-充滿反烏托邦主義的《未來學大會》(The Congress)將化作虛擬人物這個夢想呈現出來,並探討潛藏的危險和後果。

 

在虛擬的世界裡,人類可以將手化作翅膀翱翔於天際。

 

  電影描述女演員羅賓・懷特(她在劇中飾演自己)在年輕時曾紅極一時,但因過於固執和善變,導致失去許多演出機會。年歲逐漸步入中年的她,幾乎沒有人願意為她提供角色演出,此時電影公司Miramount(暗喻米拉麥克斯和派拉蒙兩家影業的綜合體)提出一份巨額款項的合約,合約內容希望透過掃描羅賓的肢體動作和神情,讓電影公司能夠永遠使用電腦製作出的她來參與各種演出。為了照顧患有特殊疾病的兒子亞倫,起初極力反抗的羅賓在經紀人艾爾的勸說下,最終接受了合約。二十年後,隨著數位化的快速發展,羅賓受邀前往參加位在阿拉巴馬城動畫封鎖區的未來學大會,服用致幻劑後便進入封鎖區。在這裡,人們將會以動畫的姿態現身彼此互動。

 

女演員羅賓・懷特初入動畫封鎖區,體驗到虛擬世界的奇妙與詭異之處。

 

  初入動畫世界的羅賓,漸漸感覺到虛擬世界的奇妙與詭異之處,人們似乎能夠用想像在這個世界做到任何事情,成為自己夢想中的人物,但一切卻又不是真實的。她受邀進入未來學大會進行演說,試圖喚醒這群狂歡作樂卻不自覺的人們。但這座以納粹帝國希特勒和國防部長史佩爾籌畫的「人民大廳」為藍圖的殿堂,似乎正告訴羅賓和我們,裡頭的群眾們已經陷入盲目的崇拜,逃離不了虛擬世界帶來的美好幻想。

 

   正如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前言中談到反烏托邦主義的兩大經典作品: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和奧爾德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波茲曼認為這兩本小說是完全相反的預言,而社會最終會走向赫胥黎的預言。

 

  「人類失去自由、成功和歷史並不是受到獨裁壓迫,而是我們漸漸的愛上壓迫,並且開始崇拜那些令我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最終,我們將會毀滅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沒有人告訴我,我被冷凍了多久。一年?還是二十年?時間成了一種主觀的概念—黎明何時降臨,月亮何時消隱,都是你的選擇。經過一段時間,你可能不像以往所知,開始失去時間的概念。」

 

  經過在虛擬的動畫世界裡不斷的遊走和一個接一個的夢境,羅賓精神系統受到創傷,只能將她冷凍,並等候未來的醫療技術將她治療。在冷凍過程及甦醒後,羅賓意識到時間的概念越來越模糊:「沒有人告訴我,我被冷凍了多久。一年?還是二十年?時間成了一種主觀的概念—黎明何時降臨,月亮何時消隱,都是你的選擇。經過一段時間,你可能不像以往所知,開始失去時間的概念。」 而羅賓還是擔心著在現實世界生活的兒子亞倫,最後透由迪倫的幫助,她重回現實世界去尋找兒子。

 

人類在動畫封鎖區內,可以幻化成心裡所想的人物,包括宗教人物耶穌、佛陀或搖滾明星。

 

  在重回現實一幕,導演佛爾曼用了與《與巴席爾跳華爾滋》一片中結尾同樣的手法。富麗堂皇的幻想世界裡,在虛幻和現實交錯的一瞬間,轉眼變成殘破不堪的現實,令羅賓和我們唏噓不已。

 

  現代社會各項事物被「娛樂」所附庸,舉凡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娛樂正吞噬著人類心靈。就如同美國作家珍.雅各所著的《集體失憶的年代》一書中所傳達的,隨著科技越發進步,對於技藝、文化和價值觀的消失,人類顯得過於習慣遺忘。 如果我們不警覺,或許有一天人類不僅是丟失珍貴的文明,而是自身的靈魂。

 

 

電影資訊

未來學大會》(The Congress)-Ari Folman,2013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