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送火化又如何?為何我們要在意《無緣社會》

  《無緣社會》日文原版書封。

 

  日劇《飛翔公關室》的開頭是這樣的,一個年輕電視台女編導跟攝影記者產生爭執,她堅持鏡頭必須帶到市區街道,然後向上拍到夕陽:「這樣才能暗示觀眾關心老街的變遷。」中年男性攝影記者不高興地反駁:「可是我們是來拍豬排飯特輯的啊!」

 

  日本大電視台的新聞專題或多或少給人這樣的感覺,基於某些理由似乎不願意國民過著快樂放鬆的生活,必然要發明一個詞來說明當下的社會變遷有多劇烈、人際關係有多冷酷。《無緣社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製的一本書,由NHK製作的同名節目集結而成。新聞製作團隊尋訪數個小案件,包括單身未婚罹癌的年長女性、在上班過程中路倒死亡無家屬認領遺體,而由政府出錢火化送入無名氏墓園的男性,不明原因消失也無人知其下落的高齡長者。

 

  日本文化中有個核心詞彙「羈絆」,羈絆有時候感覺有點具象,以至於有些戲劇或小說會用「存在我們之間的細線」來形容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緣份本身也是羈絆的一種成因,而「無緣社會」讓日本人恐慌的(或者說NHK團隊希望日本人恐慌的)是,徹底與社會斬斷牽絆的狀況。「無緣死」就是「孤獨而死」的意思,這世上沒有人會祭拜那位死者,他的死活與任何人都不相關,又或許死者離開老家太久太久,已經沒有人再記得他,而他搬去的都市,除了工作之外又沒有其他熟識的人,經濟衰退造成失業,於是在某個重新找工作的路途上,他悄悄的死了,後事變成了國家的負擔。

 

  一個人可以完美的沒入都市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把他放在心上,是現代化與都市化到極致之後的必然結果。「無緣社會」就是超現代化社會的意思,如果我們不反對現代化的話,似乎沒有反對「無緣社會」的理由。英國的老人年金是每週發放,正是因為老人隨時有可能過世,獨居的老人過世不見得有家屬通知政府,所以按週發放比按月更省錢。難道英國人會因此說他們擁有一個糟糕的「無緣社會」,推動每個人都得常打電話給自己認識的長者?有鑑於此,我幾乎完全想不出一個所謂的「無緣社會」究竟有什麼值得擔心之處。死後有沒有人祭拜,是否真的那麼重要?書中提到一種新型態的墓園正在發展,不以親屬關係為基礎,而是一群互相協助的朋友同葬。這或許跟多元成家草案的新「親屬」概念類似,只不過日本不靠修改民法就做到了。

 

  請重新定義羈絆

 

  一個夠現代化的社會,人跟人之間發生聯繫跟信賴、倚靠的原因通常已不是傳統的那種,透過血緣、透過生產,強迫製造出「即使深深仇恨著你也必須幫你掃墓的人」。我認為一個親切友愛的人,並不會真的淪落到孤獨而死,也許他或她死了葬在公共墓園,也許直送火化後沒有人來認領骨灰,但這不表示死者可悲,這只表示後事與悼念的意義與形式必須重新界定。在大部分人沒有特定宗教信仰的日本,念經超渡不過只是個儀式,也許在現代早已不再重要,才會無人執行。那麼至於一個死了無人懷念的人,又怎麼可能透過NHK的節目的道德呼籲,而讓他們變得有人懷念呢?

 

  恐怖漫畫家伊藤潤二早期有個短篇作品,稱為〈紅線〉。描述一個高中男生從小就被奶奶教育,說感情是被紅線決定的,有些人命中註定在一起,於是當他被女友甩掉後,手腕長出了兩條紅線。紅線失去了牽繫的另一方,開始無限生長,蔓延在他全身,好像全身都被針線縫過一樣。最後,紅線已不滿足於這個男生的身體,憤怒地纏住了情敵,兩個男人被密密綁在一塊而死。

 

  所謂的「羈絆」這個概念,究竟是值得恢復的美好傳統,還是文化中濫情而假道學的陳腔濫調?像是生育跟結婚這種看似「完美而永恆」的羈絆,必然有其不完美之處,才會造就如此多的無緣死案例。那麼究竟人們要做點什麼,才能避免這個結果?又或者我們根本不就不需要做點什麼,因為這樣的結果並不悲慘,也不恐怖──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而已。

 

 

 

書籍資訊

《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無縁社会――“無縁死”三万二千人の衝撃)-新雨,2014

[TAAZE] [博客來]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