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這裡》:世上最黑暗的旅遊景點

2008年發生汶川大地震的四川映秀鎮漩口中學,災後仍有旅行團前往觀光。

 

  有些人會想參觀大規模處決、天然災害或核災地點,似乎是件很奇特的行徑,然而每年仍然有大量的遊客,旅行到世界各地這類帶著血腥歷史的景點,任何人心中不免產生疑問:他們是想從歷史中汲取教訓?或者純粹是病態的好奇心驅使呢?

 

  當法國攝影師迪茲納瑟(Ambroise Tézenas)讀到「海洋女王號火車意外」(2004年一輛行經斯里蘭卡沿岸地區的火車,中途被印度洋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沖毀)已經變成某些旅客的旅遊景點時,他開始思索這些問題。迪茲納瑟曾經在四年前到過斯里蘭卡,拍攝當地遭逢海嘯災後的重建情形,而直到現在他仍然無法緩解當時感受到的死亡與毀滅記憶,因此他無法理解為何其他旅客癡迷於這樣的場景。

 

一座廢棄遊樂園,它位於烏克蘭空無一物的鬼城普里皮亞季,就離發生車諾比核事故的發電廠不遠處。

 

  天壤之別的對立想法促使迪茲納瑟開始研究「悲暗觀光」(Dark Tourism),一種西方觀光學近年來提出的新興概念,藉由全球各地與人類歷史相關的慘劇或暴行,吸引遊客造訪觀光。當他越來越了解到人性某部份迷戀於邪惡與死亡,他就越想透由鏡頭來捕捉這些情景。

 

  迪茲納瑟的新攝影集《我曾在這裡》(I Was Here)蒐集了遍佈全球的十多個悲暗觀光旅遊景點,類似於主題性的照片記錄了赤裸裸的無情人性。過程中他使用大片幅相機架設在三腳架上,拍攝時保持在慎重的距離,這些景點包括紀念大屠殺、刺殺行動、大規模處決和核災的事發現場。

 

盧安達大屠殺的Bisesero紀念遺址,裡面擺放著滿滿的人頭骷髏。

 

  他試圖用遊客的角度來經歷這些地方,他不願用特別採訪權來拍攝,反倒是跟著一般的旅行團腳步,花費與其他遊客相同的觀光時間來進行攝影。而且即使在途中蒐集了各地的導覽書和宣傳手冊,他也不願在書裡透露太多的資訊。

 

  迪茲納瑟說:「這本書的概念並不是去某地待上數個月,我希望能讓讀者有立即性的感受,就像一般遊客所做的那樣。我沒有透露自己是攝影記者或是擁有特別採訪證,一切都是安靜且迅速的行動,因為這並不是一本歷史書籍,而是表現出這些事情最原始、最真實的面貌。」

 

位於法國格拉訥河畔奧拉杜爾的二戰遺址「烈士村」。

 

  他所到的每個地點隨處可見遊客不經意,或是刻意冒犯的例子。像是在柬埔寨的刑訊室裡,他看見一名遊客在牆上刻下「我曾在這裡」,而在其他地方也看見遊客嬉鬧玩笑,並歡樂自拍的景像。

 

  「我的概念並不是像紀實攝影大師Martin Parr那樣拍照,因為人們能在這些地方隨便輕易的拍照,使它們看起來非常荒謬。照片應該是要道德的展現出:『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你根本不該去那裡。』」

 

拉脫維亞的前軍事監獄「Karostas Cietums」內正在進行的互動式體驗「極限之夜」。

 

  除了既有的導覽和商業化的禮品店,迪茲納瑟還看到某些地點竟明目張膽地將之遊樂園化。像是在拉脫維亞的前軍事監獄「Karostas Cietums」已經被改造成可供過夜的旅館,裡面還有互動式體驗來吸引極端的冒險迷。當迪茲納瑟到達的那一夜,一群高中生關在牢房裡過夜,半夜時不時還會有工作人員喬裝的警衛來巡邏盤查。

 

  迪茲納瑟並不打算譴責或是嘲笑這些他在旅途中所遇到的遊客,如果可以他更希望這本書能夠激起人們討論這些問題,這些即使經過多年旅行和思考,卻仍然困擾著他的事情。

 

  「也許你應該去,又或許你不該。但至少你該先思考自己為何要去那些地方。」迪茲納瑟最後這樣說道。

 

位於四川的工業小鎮漢旺鎮,汶川大地震在這裡奪走了超過三千人的生命。

 

盧安達大屠殺紀念館之旅,發生種族屠殺的Ntarama教堂紀念遺址。

 

鬼城普里皮亞季市中心的Polessye酒店。

 

位在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紀念館,圖中的罐頭照片是納粹用來屠殺猶太人的毒氣罐。

 

美國總統甘迺迪遭刺殺的事發地點-迪利廣場。

 

「Karostas Cietums」是歐洲大陸上唯一開放給遊客觀光的軍事監獄。

 

黎巴嫩真主黨的抗戰博物館,小男孩站在用敵軍以色列的武裝戰車和武器做成的裝置藝術上拍照。

 

瓊邑克(Choeung Ek)是柬埔寨紅色高棉政權期間的「屠宰場」,圖為紀念館旁的禮品店。

 

 

書籍資訊
書名:《我曾在這裡》(I Was Here
作者:安布瓦兹迪茲納瑟(Ambroise Tézenas)
出版:Dewi Lewis Publishing
日期:2015

 

圖片出處:Wired

分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