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岸到西岸:乘坐自由列車的美國歷史

載有影響美國歷史偉大文物的自由列車畫像。

 

  四O年代的戰後時期,美國政府實施了歷史文物的巡迴展覽,希望藉此重新喚醒在美國人心中已經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自由信念」,並由剛從「戰爭宣傳委員會」改名為「宣傳委員會」的政府部門,與派拉蒙電影公司聯合策劃了一趟周遊全美各州的歷史文物展覽。

 

  這個新穎的概念是來自於司法部內公眾宣傳部門的威廉‧科布倫茨(William Coblenz),當他在午餐時間仔細地閱讀了展覽在華盛頓特區國家檔案館的歷史文獻,科布倫茨感到非常難過。因為他想到,大多數的美國人可能畢生都不會看見這些影響著美國歷史的偉大文件。有感而發的科布倫茨,向國家檔案館的梭倫‧巴克(Solon Buck)提出了將歷史文物巡迴展覽的想法,接著巴克對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報告,最終杜魯門總統也准許了這項請求。

 

一名年長、過去曾是奴隸的黑人婦女,靜靜地在列車上閱讀放置在玻璃櫃內的《解放奴隸宣言》。

 

「這是一項將『美國』銷售給美國人的運動。」-托馬斯‧達西‧布羅菲(Thomas D'Arcy Brophy),1947年

 

  於是,「自由列車」(Freedom Train)就這樣誕生了。她漆著紅色、白色和藍色的鮮明外觀,首節車廂上印有「1776年建國精神」(The Spirit of 1776)的字樣,共七節的列車乘載了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文物:攝影師喬‧羅森塔爾(Joe Rosenthal)在硫磺島上拍攝的美軍士兵豎起國旗,一幅代表二戰勝利的標誌性照片;林肯總統的《解放奴隸宣言》和《蓋茲堡演說》;探險家哥倫布將所見所聞寫給西班牙女皇伊莎貝拉和斐迪南二世的《哥倫布的來信》;喬治‧華盛頓的《美國憲法》原件複印本;以及《獨立宣言》的真跡。自由列車甚至展出了1215年起草的《大憲章》(Magna Carta)。由於列車上的文物極其重要,因此展出期間由海軍陸戰隊隊員所組成的菁英部隊負責守衛。

 

白人與黑人共同排著隊等待進入自由列車。

 

  同時,自由列車的展覽主張一視同仁的規定:允許白人與黑人能共處一室參觀。但當時美國南方像伯明翰和孟菲斯這樣的城市,由於鎮上官員拒絕配合這項規定,最後自由列車也特地繞過這兩座城市,以避免爭議的發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區展出時,心情激動的女學生甚至在列車引擎外側留下了她們的香吻,由於約有四千人多人做出這個舉動,使白色的引擎外殼披上了滿滿的一層紅色唇印。

 

  自由列車從1947年9月啟程,直到1949年1月。這趟旅程的覆蓋面積達37160英里,展出期間共造訪了48個聯邦州,橫跨326個鄉鎮,並有超過350萬的參觀人次,參觀的等待時間最長則高達六小時之久。

 

另一名非裔美國人閱讀著《解放奴隸宣言》。

 

國家檔案館的工作人員正準備安裝即將展出的歷史文獻。

 

約有一萬名民眾在月台上等待進入自由列車參觀。

 

杜魯門總統登上自由列車簽署訪客留言本。

 

展出期間由海軍陸戰隊隊員所組成的菁英部隊負責守衛。

 

自由列車行經佛羅里達州。

 

 

圖片出處

MashableBrookline Connection

分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