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星際效應》設定集(2015)

 

是另一部軟科幻電影?還是真才實料到讓人看不出端倪的硬科幻大作? 

 

  看完《星際效應》(Interstellar,2014)後,你發現自己有許多無法理解的科幻情結安排嗎?在專門吐嘈電影的youtube頻道《誠實預告》中,把這部電影形容為新版的《接觸未來》(Contact,1997)。巧合地是製片之一正是當年的電影編劇,而科學顧問也是當年的原作者卡爾.薩根(Carl Sagan)的好友。這可能又是另一部其實在講宗教/人性的軟科幻電影?在下結論之前,或許你該讀讀這本由電影科學顧問兼製片的物理學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撰寫的《星際效應: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

 

  本書從電影早於2006年的發想開始講述起,一路上歷經人事更動的起伏、最終交棒到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手上開拍。在作者本人的堅持下,完成了一部「從導演、編劇到製片,所有人都尊重科學的電影」。除了講述實際在電影中出現的部份外,書中也羅列了與背景設景相關的科學知識:從宇宙天文學開始、向外延伸到黑洞吸積盤、蟲洞與重力波、枯萎病和星際旅行的真實性,可以發現不論是電影劇情、場景、甚至到短短一兩句看似無關的台詞,背後都有科學真實性的考量。貫徹的程度讓沒有看過本書的讀者,幾乎一定會遺漏許多技術性的細節。

 

  以電影背景設定核心的黑洞與蟲洞為例,為了呈現經重力扭曲的時空效應(箇中細節遠超過一般人想像),作者與特效公司合作費心模擬出的視覺表現,在未經訓練的眼中可能比較像貼圖失敗的後果。書中也詳細地介紹了電影中各個星體的設定由來,並描述它們是如何為了滿足劇情需要而座落於電影宇宙中特定的角落。像主角群第一個造訪的「米勒」行星,星球上的時間受重力影響而減緩的程度(一小時等於地球上的七年,足以讓男主角經歷生離的爭扎)、因巨大潮汐力產生的毀滅的噴射白浪(藉此隱喻諾亞方舟的故事?),都是在精心設計下才有可能發生的空想科學現實。相較於通俗科幻片講述時光旅行的方式顯然認真得多。

 

諾蘭在本片中對於科學細節貫徹的程度,到了沒有看過本書的讀者,幾乎一定會遺漏許多技術性細節的程度。

 

 

  書背上的介紹文字中有這麼一段:「最簡明清晰的太空科學入門讀本。」然而它並不能算是一本宇宙學101。出於作者身為教授的職業病,書中散落著常見於教科書寫作的開放性問題,裡頭的科學描述也很難說能讓沒有相關背景的人懂。但畢竟《星際效應》的主題是愛、以及五度空間的未來宇宙人,或許這種程度的科學介紹已經很有誠意了?無論如何,作者仍然盡責地依內容真實性將各小節標註為「真理」、「有根據的推測」和「想像臆測」,而這也是中文譯名的出處。

 

  就算對於各種抽象的物理詞彙沒有深入的領悟,讀者還是能從中感受到一股凝視著無法理解的真實世界時、那種奧秘充滿的感覺。喜歡這部電影的觀眾或許不該錯過。

 

 

 

《星際效應: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中文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星際效應: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 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

作者:基普‧索恩(Kip Thorne)

出版:漫遊者文化

日期:2015

 

分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