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語言中都有對於某些事情的比喻,研究發現我們說出的話會反過來確認我們的思想與信念,它的力量足以改變既有的思考方式。
當我們談論隱喻時,經常聯想到學校中所學「作為詩意的修辭」用法。但隱喻並不僅限於詩歌的世界,它無時無刻潛藏在生活之中。例如人們把時間比喻成金錢(花時間);辯論比喻成戰爭(攻擊論點或捍衛論點);關係比喻成一段旅程(這段感情已經走到終點);情緒比喻成方向(心情盪到谷底)。科學家估計,平均來說我們每講25個字就會使用一種隱喻,不過隱喻已經深植在語言中,因此我們通常不會注意到。
心理學研究表明,即使是簡單的單一隱喻也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某些時候更成為那些想改變別人想法的人的強大工具。史丹福大學的研究發現,閱讀一段對虛構城市不同的犯罪描述,可以讓受試者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組受試者接收到把犯罪比喻為「感染」城市的「病毒」的描述;另一組受試者則接收到將犯罪比喻為「野獸獵食」的描述。除此之外,其餘段落皆相同。
當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提出解決方案時,閱讀到「野獸獵食」的受試者認為,應該要實施更嚴厲或更重的刑責解決犯罪問題,例如加重刑期;而閱讀到「病毒」的受試者覺得,應該找出問題源頭才能根除犯罪問題,例如改革某部分的政策措施。只是調整一段描述裡的幾個詞,便極大改變了人們對於解決犯罪的態度。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認知語言學家喬治‧萊考夫(George Lakoff)提出,人們對概念的思維建基於隱喻性。換句話說,人們不是與隱喻對話,而是與它共同思考。我們依賴簡單且熟悉的東西來理解複雜和遙遠的事物,比如用金錢思考時間的概念。
隱喻在人類的思考過程中發揮了作用,而我們所選擇的隱喻方式也會對想法產生巨大影響。加州大學2015年的研究發現,用戰爭或戰鬥的比喻對抗癌症,讓受試者對參與癌症預防計劃興致缺缺,而在戒酒和戒菸方面也是如此。但另一方面,將戰爭隱喻用在氣候變化上卻具有很好的效果。紐約州立大學帕切斯分校進行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把阻止氣候變化的計劃隱喻為「戰爭」而不是「競賽」,使人們對減少碳排放這件事感到更緊迫。
隱喻也會加劇根深蒂固的文化刻板印象。康乃爾大學的克里斯汀‧埃爾莫爾(Kristen Elmore)發現,將想法比喻為「燈泡」而不是「種子」時,受試者對艾倫‧圖靈(Alan Turing)等男性發明家的評價會更好。然而,當這個隱喻套用在女性發明者身上時情況正好相反,用「種子」才會讓受試者對女性發明家的評價更好。埃爾莫爾猜想,或許是因為人們習慣聽見男性發明家的「碰撞」故事,例如富蘭克林在閃電暴風中放風箏時的洞察力或牛頓思考重力問題看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的頓悟。另一方面,人們可能期望女性扮演更具培育意義的角色,因此傾向於用花園裡的種子來比喻,而這種文化刻板印象已經植根在語言之中。
雖然隱喻能讓複雜的概念更容易被理解,但也不可避免地被過於簡化,進而形塑或扭曲人們對概念的認知,偷偷地改變了人們的想法。
隱喻不僅存在於語言中,而且還與我們共同體驗生活。這個說法聽起來或許很詭異,但藉由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約翰‧巴奇(John Bargh)所做的研究便能理解:當受試者拿到一杯冰或熱咖啡,並閱讀一段關於某個人的描述時,研究結果發現,拿著熱咖啡讓受試者對此人的評價更親切和平易近人。
為什麼只是咖啡溫度就能產生影響呢?認知科學家相信,人們用來理解現實的諸多隱喻,是基於我們在物質世界所擁有的經驗。心理思想建立在物理思想上,而我們以物理隱喻來理解這些抽象概念,因此也產生了特定的想法,比如身體溫暖與平易近人在腦海裡連結,所以接觸到溫暖的事物時激起了個性親切的想法。
這種物理環境影響評斷事物的傾向,讓人們在重要觀點上產生眾多改變,包括道德判斷。儘管人們自以為自身的道德觀念很理性,經過謹慎推理和思考得出,但心理學研究已經表明,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直觀情緒,比如厭惡感,而且就像身體溫暖與個性親切的連結,身體和道德上的厭惡也會在腦海裡連結,並產生令人驚訝的結果。劍橋大學心理學家西蒙娜‧西納爾(Simone Schnall)的研究發現,讓人聞到難聞的氣味能喚起厭惡感,讓人做出更嚴厲的道德判斷;她還發現,洗手能喚起一種清潔感,讓人做出更寬容的道德判斷。
雖然隱喻通常出現在書頁或語言中,卻能在腦海裡喚起身體感覺和心裡模擬出某些感受,進而改變我們對人事物的看法。我們選擇的措辭具有力量,如果我們多加留意就能用隱喻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如同詩人一樣,藉由優雅和精確的詞藻對待語言,創造出具有說服力的隱喻,並為人們帶來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分享閱讀: